世界尊嚴勞動日「是時候加薪了」(It’s Time for a Pay Rise)    

文宣處

  會員涵蓋163個國家,總人數超過2.07億的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於2008年將每年10月7日訂為「全球尊嚴勞動日」,要求各國政府落實勞工權益及社會安全保障。今年,2023年10月7日是「世界尊嚴勞動日」,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將今年主題訂為「是時候加薪了」(It’s Time for a Pay Rise),希望用加薪緩解企業暴利引發的通貨膨脹對勞工及其家庭帶來的壓力。以「是時候加薪了」作為尊嚴勞動日行動主題,呼籲全球各地會員組織及勞工團體發起行動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正視在疫情之下不穩定就業狀況對於尊嚴勞動的傷害,必要時透過公共就業機會緩和疫情對勞工就業的影響。

●何謂尊嚴勞動?

  「尊嚴勞動」(Decent Work)又譯為合宜勞動、體面勞動,指涉的是權利受到保障、獲取足夠收入同時又得到充分社會保障的工作。 「尊嚴勞動」的定義及起源1999年,國際勞工局局長索瑪維雅(Juan Somavia)首次向國際勞工大會(International Labor Conference)提出尊嚴勞動這個概念,最初的定義是:「在自由、平等、安全與尊嚴的條件下,有足夠酬勞、權益受到保護並有社會安全保障的具有生產收益的工作。她指出一份生產性的工作,必須是權利受到保障、獲取足夠收入同時又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在此概念之下,所有人均應獲得賺取收入和擴大就業機會;由這樣的概念可以歸納且訂定四大策略,計有工作時的權利、就業、社會保障及社會對話。

四大策略與目標
*促進勞動權益:所有勞動者都應享有職場的各項權益,無論其勞動的型態、時間、地點、方式等均應受到普遍性的權利保障,因此,修訂勞動基準、禁止強迫勞動、消除就業歧視、結社自由及外勞保護措施,多屬勞工工作時需受到保護的內涵。
*促進就業:在自由、平等、安全與尊嚴的條件下,促進就業是尊嚴勞動的主要目標。勞動權利的保護必然包括促進工作本身的各種可能性,促進個人能力的提升、擴展各項機會,使勞工能夠找到具生產收益的工作。設置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就業協助、特定對象就業服務、立即關心計畫,均為就業鎖鏈的環節,環環相扣,可發揮事半功倍的效能。
*社會保障:建構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係保障個人面對失業、老年、殘障、意外事故等社會風險時,給予資源與協助,免於落入貧窮困境的社會安全網。防止勞工及其家庭因意外事件而落入貧窮的困境中。因此透過勞工保險、就業保險、職業災害勞工保護的開辦與運用,強化勞工的社會保障功能,建構優質的生活。
*促進社會對話:勞工參與及結社自由乃社會對話的先決條件。社會對話是確保衝突解決、社會平等及有效執行政策的方法,是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就業及保障工作的重要機制,良好的社會對話也能促進各階層的溝通以及穩定。

四大理念
*平等:工作是平等且公平的,包含禁止工作歧視、容易取得工作機會、有能力平衡工作與家庭。
*人性:所謂人性化,第一要素是要健康的、安全的工作環境,其次則還要進一步提供舒適的、有尊嚴的(被尊重的、至少是不被歧視的)工作環境;這包括工作環境中的所有軟體與硬體設備,更包括工作環境中所呈現的企業文化、領導風格與組織氣氛 。
*安全:足夠的健康防護、退休金、家計生活之協助、意外事件的保障,知悉勞工必須限制不安全伴隨工作與家庭的損失。 因此若勞工於安全的工作環境工作,不僅能發揮更好的工作職能,亦能免於因為工作的安全疑慮,而於工作中受傷導致個人及其家庭因此陷入經濟困境。
*尊嚴:在工作上受到尊重、能表達對於工作環境的關注與參與。

●國際勞動組織推動尊嚴勞動成為全球目標共識

   尊嚴勞動概念是由國際勞工組織發起並由政府、雇主和勞工三方面所共同制定的。基於此種概念,工作的價值不僅僅為提供個人尊嚴、家庭穩定、社會和平及民主,更擴大成為生產性就業和企業發展機遇、經濟增長的源泉。尊嚴勞動不但反映了社會事項的優先順序,也反映出國家的經濟、政治議程和國際關係。在很短的時間內尊嚴勞動的概念已經成為政府、雇主、勞工和公民社會的生產性就業的關鍵要素--以實現公平全球化,減少貧困和實現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國際共識。

   國際勞工組織工作與聯合國的其他合作夥伴,對尊嚴勞動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提供了非常深入的專業知識和關鍵政策工具。這些計劃不但反映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需求,更彰顯了可利用資源及其優先順序。促進尊嚴勞動的議題也需要進一步推廣至全世界,對全球發展基礎提供了一個更加公正和可持續發展的框架。

   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秘書長Sharan Burrow在今年的尊嚴勞動日宣言中指出:「全球勞動力市場已經面臨崩潰局面,但各國政府卻未能妥善規範勞工就業市場且忽視了充分就業目標的重要性。現今勞工就業狀況甚至比疫情之前更加不穩定,如何改進是目前迫切需要的課題。目標是保護勞工朋友使其免於遭受到日益嚴重的剝削和對工作的不安全感。」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代理秘書長呂克·三角(Luc Triangle)也表示:「工資是新社會契約的核心,也是延續公平經濟的基礎,但許多僱主仍拒絕與生產商品和提供創造財富的勞工分享利潤的果實。另外由於公司避稅和逃稅的行為都創下歷史新高,公部門也缺乏確保合理工資水準所需的資源。

在過去40年裡,儘管世界經濟規模翻了兩番,全球財富中分配至工資的份額卻下降了13%。這主要是由於工會聯合會全球權利指數中詳述的,勞工權利長期受到威脅而導致工會組織密度下降。」

   根據去年(2022)數據,10個國家中有9個國家的罷工權受到威脅,越來越多的勞工被迫採取罷工行動。因為僱主只會為了自己及股東謀取利潤極大化,卻拒絕了給付員工哪怕只是合理的薪資要求。許多國家的政府並沒有當勞工家庭的後盾,支持勞工及其家屬,反而是選擇與企業老闆站在同一邊,將工資的實際價值一直壓在如此低的水準,普遍造成勞工家庭終其一生都在為五斗米折腰生存和掙扎。

●台灣勞團學者呼籲

   近來大家頻繁看到各行各業喊缺工的新聞,從製造業、服務業到各行各業都在要求大量引進廉價勞工,但其實缺工就是要加薪,這是經濟學基本原理。勞陣副秘書長楊書瑋指出,近40年來,全球經濟規模成長逾4倍,但薪資份額卻下降13%,主因是勞動者權利受到嚴重侵蝕,特別是工會組織率下降。回頭看台灣,近年台灣名目GDP大幅提升,但受僱人員報酬占名目GDP比重〈勞動份額〉卻逐年下滑,2021年名目GDP為21.7兆元,是1998年9.4兆元的2.3倍,與此同時,勞動份額卻從48.2%下降至43%,顯示經濟成長的果實只被少數人享有,並沒有分配給勞工。ITUC便直指,薪資是新社會契約的核心,也是永續、公平經濟的基礎。

   台灣月收不到3萬元的勞工,8年間已大減近15%,但翻轉低薪、彌補過去凍漲不能單靠政府善意,也必須透過立法進行制度性調整。她特別提及性別同工不同酬,ITUC點出全球性別薪資差距約為20%,台灣今年男女薪資差距則為15.8%,退步到10年前,女性平均月薪比男性少了6000元,而要解決性別薪資差距,薪資透明化是最佳解方,像德國已在2017年通過工資透明法 、冰島也在2018年實施企業同工同酬認證等。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進一步指出,世界主要國家處理工資問題,有兩個傳統途徑,第一個是靠最低工資制度,但這畢竟只能解決部分低薪問題,另一個途徑是靠勞資協商,但在全球化、彈性化下,工會力量已逐漸被削弱。金融海嘯後,各國出現新的途徑,美國、歐盟國家分別要求企業在求才階段、員工在職期間建立建立「薪資透明制度」,使勞工擁有「薪資的資訊權」,減少資方掌控薪資資訊,拉近勞資雙方長期的不對等。他建議台灣可效法歐盟作法。

   全國產業總工會政策部主任李佳育說,疫後歐美國家罷工運動四起,主要是疫情期間勞工配合雇主共體時艱,但疫情帶來的壓迫、原物料上造成的高通膨,讓勞工感受到就業不穩定、面臨生活困頓,雇主過去積欠的薪資總該還來了吧,因而群起要求雇主加薪、改善勞動條件,讓勞工擁有實質購買力、維持基本生活。她指出,尊嚴勞動的其中一個面向是透過勞資對話協商,來達成共識,但依據勞動部今年第2季統計數字,台灣企業、產業工會組織率才8%,會員人數僅71萬7148人,但相較於全台勞工1151萬人,就可看出台灣勞工勞動三權的保障有多麼不足與落後。全產總認為,組織工會、集體協商是改善薪資和工作待遇的關鍵力量,更是勞工擁有尊嚴勞動的重要指標。近來國內勞團、學者針對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將審查《最低工資法》草案,呼籲透過「最低工資法」立法、建立「薪資透明制度」,制定一套明確的薪資調整公式等方式,改善低薪問題,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制度。

●結論

  2023年,我國勞工面臨低薪與失業雙重困境,勞工職場條件不佳,工作環境雖持續改善中,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台灣勞工薪資成長停滯,甚至趕不上物價漲幅。勞動部2019年將《最低工資法》草案送交行政院,然而草案遲未送至立法院審查,而《最低工資法》實際上如何計算,也尚未有定論,違背民眾的期待。一份人力銀行9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高達9成上班族不滿意目前的薪資待遇,創下近5年來新高,其中高達26.2%勞工每月僅能收支打平、沒有存款,近1成勞工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不僅如此,台灣勞工在同職位上都沒被加薪的時間,平均最長達到3年7個月,且25.5%的勞工長達5年以上沒被加薪,這些數據都印證台灣勞工薪資待遇逐漸惡化。期待政府能夠拿出魄力來改善,在勞工權益、專業與學術觀點、決策透明性等方面修正得更加完善,並在不久的未來能完善法律制定的部分,以期更完整保障勞工權益!

參考資料:

1.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新聞稿

2.2023年10月06日 聯合報/記者葉冠妤/世界尊嚴勞動日 勞陣喊:企業暴利引發通膨「是時候加薪了!」

3. 2023年10年18日/邱璽臣/台勞工薪資成長停滯《最低工資法》訂薪資調整

圖01通膨造成實質購買力下降
圖02.台灣勞工陣線、立委范雲響應國際行動,呼籲政府面對台灣低薪問題,透過建立最低工資法制化、建立薪資透明制度、提高工會組織率,才讓勞工擺脫低薪。記者葉冠妤攝影(圖取自聯合報)
圖03歐洲勞工也需要加薪(取自ETUC)
圖04.保障最低生活薪資
圖05.後疫情時代的缺工潮
圖06.低薪是國恥
圖07. 薪資要提高、年金要保障(取自中國時報)
圖08. 底特律三大車廠甫與UAW達成勞資協議,銷量全球第一大車廠豐田也宣布,要替美國廠工人調高時薪,加薪幅度約9%,以維持在汽車業的競爭力。圖/美聯社
  • 圖01通膨造成實質購買力下降
  • 圖02.台灣勞工陣線、立委范雲響應國際行動,呼籲政府面對台灣低薪問題,透過建立最低工資法制化、建立薪資透明制度、提高工會組織率,才讓勞工擺脫低薪。記者葉冠妤攝影(圖取自聯合報)
  • 圖03歐洲勞工也需要加薪(取自ETUC)
  • 圖04.保障最低生活薪資
  • 圖05.後疫情時代的缺工潮
  • 圖06.低薪是國恥
  • 圖07. 薪資要提高、年金要保障(取自中國時報)
  • 圖08. 底特律三大車廠甫與UAW達成勞資協議,銷量全球第一大車廠豐田也宣布,要替美國廠工人調高時薪,加薪幅度約9%,以維持在汽車業的競爭力。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