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文化研究]「非常」人民幣.文/圖:劉蓮弟文化研究

「非常」人民幣 文/圖:劉蓮弟

        世界各國的貨幣多冠以國名相稱,如美元、英磅、法郎,目的是便於流通和交易。彼岸的貨幣則稱作人民幣,英文的簡稱是「RMB」,顧名思義,這是人民的錢,政治意涵一目了然。人民共和國「人民」最大,就連大陸發行貨幣的中央銀行也叫「中國人民銀行」,所以稱貨幣為人民幣不足為奇。順理成辛,各種面額的鈔票也被「人民」賦予了政治性的代名詞,像「大團結」是指拾元紙幣、「工農知識分子」是指伍拾元紙幣,「偉人頭」理所當然就是百元大鈔了。至於鈔票上的圖案則充分體現了無產階級的人民民主專政,不是大煉鋼廠的工人老大哥,就是手捧稻穗的農民兄弟,其他如紡織女工、草原牧民、人民子弟兵的解放軍皆是鈔票上的主角。直到鄧小平主政,創造生產力的知識分子方成為「鈔票一族」,所以從大陸鈔票上可以見證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痕跡。

        十年前台灣觀光客赴大陸旅遊剛起步,台胞大都有這樣的經歷,帶著數目不小的美金光鮮亮麗的深入大陸,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渾然不諳世事。美金換來的不是人民幣,而是很有趣的名字「外匯兌換券」,聽其名就彷佛到了物物交換的年代。這些印製精美,票幅略小,圖案盡是名山大川的「另類人民幣」,原來就是專為外國人和港澳台同胞在大陸觀光消費而發行的貨幣。那時,外幣在大陸還不能自由兌換流通,即便是官方的銀行也沒有外匯交易牌價,外籍旅客一入境便是在指定中國銀行兌換這種外匯兌換券。可別小瞧這種名不見經傳的鈔票,它可是唯一能在大陸對外的免稅商店購物消費的「人民幣」,大陸民眾都稱其為「外匯券」,是與美金一樣吃香的「硬通貨」。

        這種外匯兌換券並非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而是由中國銀行1979年印製,1980年4月1日發行,官方的說法是它是含有外匯價值證明的人民幣代用券,與人民幣等值,只能在指定的免稅商店購物。依規定,入境的外國人、華僑以及港澳台同胞隨身攜帶的外幣或旅行支票不能在大陸自由流通,入境後須向中國銀行兌換成外匯券,離境時既可兌換成等值外幣出境,也可攜出境外,允許再次攜入。

        外匯兌換券有1979年和1988年兩種版,前者面值分別為壹角黃果樹瀑布、伍角北京天壇、壹元西湖三潭印月、伍元黃山、拾元長江三峽、伍拾元桂林山水、壹佰元萬里長城七種面額,後者則只有改版的伍拾元、壹佰元兩種。由於外匯兌換券美侖美奐、設計脫俗、「中國銀行」題字更由名家郭沫若先生所書,也是唯一印有「中國銀行」的人民幣,因而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當時人民幣中熠熠生輝,吸引了海內外遊客竟相收藏的熱潮。此幣1994年初宣布停止流通,1995年7月1日全面之沚,使用年限僅僅短短十餘年,如今成了藏家的最愛。

        外匯兌換券後來被大陸央行定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是改革開放之初物資匱乏、外匯管理滯後的特殊貨幣,卻也是世界貨幣史上的特例,如今走入市場經濟,自然也就「壽終正寢」了。大陸、中國銀行發行的外匯兌換券1979年發行的伍拾圓券正面圖案是桂林的象鼻山,美景怡人。這是伍拾圓券背面圖案。這是1988年發行的第二版伍拾圓券,正面圖案仍是桂林山水。

[文化研究]「非常」人民幣.文/圖:劉蓮弟

[文化研究]「非常」人民幣.文/圖:劉蓮弟

[文化研究]「非常」人民幣.文/圖:劉蓮弟

 

臺灣石油工會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5-6樓 TEL:02-23817712 FAX:02-23753986     http://www.tpw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