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從台灣財政收支看國營事業會不曾民營化/蕭慕俊專題報導

從台灣財政收支看國營事業會不曾民營化?/蕭慕俊

 前言

九十三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日前正式通過,經歲入歲出刪減調整後,收支差短仍高達2,574億元,較九十二年度,收支差短2,278億元,,多出296億元。(見表一)

顯然,國庫空虛的財政壓力,九十三年並不會比往年來得減輕或改善。在「選舉大於一切」的大帽子下,政府仍然一方面擴大減稅,另一方面又不斷增加支出,財政赤字愈益惡化。面對國家的財政危機,正值總統大選期間的政府與朝野政黨似乎對於「拼經濟救景氣」並沒有深刻的體認。

改革與選票之間,究竟那一項重要?從目前台灣總統的選舉情形來看,選票是比改革來得重要,又一例證明。

表一、九十三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歲入

歲出

歲出入相抵差異

九十二年度

13,225

15,503

2,278

九十三年度

13,539

16,113

2,574

與前一年差異

+314

+610

+296

較前一年增幅

(+2.4%)

(+3.9%)

(+13%)

單位:億元(新台幣)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92.09.14)

註:1、歲入歲出相抵差短為2,574億元。

    2、連同債務還本數561億元,政府共需融資調度財源高達3,135億元。

    3、2,650億元發行公債及賒借,其餘則移用以前年度歲計剩餘485億元彌平。

 

政府財政危機-天文數字的債務

台灣財政問題日益惡化,已流傳數年,赤字連連,債務累增,經發會所提五到十年達到財政平衡目標的建議,連財政部長林全都公開表達保留的看法。

那到底台灣目前的財政赤字有多嚴重?在政府、在野黨,與學者專家眼中,似乎都不太一樣。在野黨當然採取較嚴苛定義來突顯執政的負成績,本在各界預料之中。相對地,政府則採取最寬鬆定義來刻意壓低其負面效果,一方面可以展示政績,同時,也可以為爭取擴大政府舉債上限而預留空間。

依九十二年底,中央政府公布負債是三兆一千餘億元,加上地方政府債務即達四兆三千餘億元。(見表二)

如果,依據專家學者的說法,再加上短期債務、非營業基金債務(如:信託基金債務)、中央彌補公教勞保缺口、自償性債務(如:國營事業負債)等「隱藏性債務」,整個國家的負債其實已經高達十一兆元,已超過台灣國內一年的生產毛額(簡稱:GDP),更遠遠超過其他大多數國家的百分之五十。

無論債務是四兆三千億元或是十一兆元,以目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位國民(包括剛出生嬰兒)負債金額分別高達十八萬元、四十八萬元,如以一家四口計算則高達七十二萬元、一百九十二萬元,這對台灣一般民眾來說都是龐大的債務。

這麼龐大的財政負債絕非是三年五載所能累積而成地,但以現實面來講,除非財政遽然改善,否則,債留子孫已成為必然的事實,在沉重的財政包袱下,執政與在野兩黨根本不需要爭辯是誰須負擔執政的責任與過錯,因為,屆時老百姓早已被壓的喘不氣來。

表二、九十二年底各級政府債務

中央政府

31,843億元

地方政府

3,658億元

非營業基金長期債務

7,563億元

各級政府債務

43,064億元

(相當三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時報92.07.19的報導

台灣並非國際貨幣基金會(簡稱:IMF)的成員,也不列在被調查的新興國家範圍當中,但如果以IMF的標準來看,九十三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將達三點四兆元,政府累計債務已經占GDP的三分之一,而中央政穩定性財源才只占GDP13.5%,不但在全球排名中墊底,入不敷出的情況相當嚴重,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財政赤字,歲出有近兩成是靠舉債和稅基剩餘融通,台灣目前的財政結構實在有檢討的空間。

加以台灣景氣低迷並未明顯好轉,政府整體稅收減少,目前的債務,約以每年二千多億元的幅度在增加當中,整體收支的不平衡,只能採取預算赤字的方式,同時不斷發行公債,這將是財政結構的重大隱憂。也難怪IMF於92年10月初針對台灣財政赤字提出警告。

 

寅吃卯糧,又加稅不得,只好「賣祖產轉現金」應急

主計處預估九十三年整年度國內生產毛額為10.27兆元,顯示台灣政府經常性收入占GDP的比重衹有12.6%%,比中國大陸的15%還低。不僅如此,包括所得稅、遺贈稅、証交稅等直接稅的平均有效稅率僅約8%,營業稅為主的間接稅有效稅率僅6%,比祕魯、哥斯大黎加等國更低,在全球排名中也敬陪末座邊緣,然而在「選舉是無可取代的勝利」的選票考量下,自然是「不得加稅」! 台灣稅率偏低,那麼稅基又如何呢?。

除了最近的SARS疫情外,88年起實施兩稅合一制每年減少九百億稅收,其中,金融營業稅用於打銷銀行呆帳每年損失四百億元稅收,土地稅兩年免徵損失五百億元稅收,92年初「促參條例」修法免徵傳統產業營業稅,每年又要減少二百億元稅收,在稅基侵蝕下,政府收入是越來越少,那開銷方面呢?

依據92.10.03中國時報的報導,九十二年八月底止,財政部國庫署向各公營行庫短期借款的動用餘額,高達4,135億元。遠超過公債法規定的短期借款額度2,400億元,顯示政府靠周轉度日,國庫困窘的情況十分嚴重。政府稅收持續減少,開支不減反增,也無怪乎,政府需要「賣祖產轉現金」來應急,從88年以來政府將資產變現金額仍是持續擴大中。(見表三)

表三、近年來台灣政府資產變現金額

年度

88

90

91

92

93

 金額

58

205

137

179

247

單位:億元(新台幣)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92.09.21)

 

依據中國時報92.09.21的報導,從行政院開發基金、國有財產局、附屬單位三部份預算來看,光是變賣資產就有1,593億元的現金收入。其中:

一、將出售行政院開發基金465億元;

二、七家國營事業釋股825億元;(見表四)

三、出售非公用土地及軍方眷村三百多億元。

上述數字中,顯示因稅收入不敷出,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和國營事業,儼然成了政府籌措財源的變現大功臣,其中,國營事業釋股收入更是最重要的小金庫。!

說實在的,政府財政不佳、支出多於稅收,不賣國營事業股票、處分國家資產教它們要如何能籌措財源。所以,民營化、資產回收、廢除久任獎金、嚴控績效獎金、進行加班管控等等的各種措施一應出爐,怪來怪去只能怪「國家沒錢嗎!」。依此推測下,那「國營事業民營化」可以避免嗎?答案當然是「不用想也知道!」

 

表四、九十三年度國營事業釋股股份

編號

公司名稱

釋股比例

編號

公司名稱

釋股比例

1

台電

十五%

5

台肥

十三%

2

合作金庫

十二%

6

中央再保

十六%

3

台灣菸酒

五一%

7

中鋼股票

9~10%

4

榮工

二一%

總計

八百二十五億元

註:編入九十三年度國營事業釋股單位共有三十個,較去年度減少四個。

 

喜鵲雖已至、寒冬實未過

自2000年以來,台灣的經濟豬羊變色,經濟成長率報告中,不但連續兩年居亞洲四小龍之末,連在整個亞洲地區都吊車尾。

經過三年的經濟寒冬後,到了2003年,全球經濟在美伊戰爭風雨飄搖下拉開序幕,繼之SARS疫情上場,致使國內外經濟景氣陰霾籠罩,成長表現差強人意。幸而,在上半年尾聲之際,美國經濟漸有起色,股市量價齊楊,台灣開始擺脫SARS陰影,重新起步。

自6月中旬起,SARS陰霾逐漸遠離。工業生產年增率自6月起,止跌回升;景氣對策信號於6月份終於轉藍燈為綠燈,顯示國內經濟逐漸加溫,截至93年11月底,外匯存底已達2028億美元,若與去年底相較,大幅增加41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金額僅次於日本與中國,穩居全球第三高位,但411億美元中,來自外資淨流入金額達235億美元,這外匯是熱錢還是台灣賺來的,是值得推敲。

目前,道瓊工業指數已站上萬點大關,全球經濟景氣的走勢趨向樂觀,但台灣要走出陰霾、漸入佳境,整體經濟成長率要達到IMF規定的8.5%,使負債「自然地」減少,這對於台灣來說,似乎需要夜以繼日的努力,才有機會可能達成收支平衡,如果世界經濟景氣能長期持續的好轉,則台灣財政問題才有圓融解決的機會。

由於,台灣國民賦稅只有13.2%,負擔率明顯偏低,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簡稱OECD)的30%至50%之間,未來全面提高稅負以儘速達成財政收支平衡,可能難以避免!

 

美國加州政經危機對台灣的啟示

加州是美國最富裕、生活水準最高的大州,經濟實力可列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約3870萬人。最近,加州最近更爆發了兩大危機,值得台灣作為借鏡:

一是財政危機,州政府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高達382億美元赤字,超過其他各州的赤字總和,已瀕臨破產邊緣;

二是政治危機,上任未滿一年的州長戴維斯因為無法抑制持續擴大的預算赤字並降低失業潮,於今年10月8日被罷免成功,由電影明星阿諾史瓦辛格獲得州長寶座。

加州州長雖然已經換人做做看,但是加州所累積的財政赤字依舊是棘手而難搞,畢竟債務是要有借有還的。

台灣總人口2300萬人,雖遠比加州人口還少,但台灣中央政府所累積的財政赤字至少是1,000億美元,卻是加州的數倍,台灣平均每人債務負擔是加州每人債務負擔的4.4倍!

加州相較於台灣更為富裕,平均所得遠超過台灣,居然因財政危機,演變到今天這種境地,州長因此被罷免下台,以台灣目前的財政狀況能不令人擔心、心生警惕?

由於,財政危機所衍生的影響範圍非常廣泛,許多公立機構只好另謀出路,開始支用借貸款項度日,不消多時,民眾將面臨更多的不便。比方說,公立學校的未來怎麼辦?負責治安的警消力量,又該如何維持下去?高速公路收費是否要提高?路燈的電費沒有著落,行的安全如何保障?退休金是否能如期如數發放?勞工的再就業是否容易?這些眾多的民生問題在政府沒有錢的情況下會如何被處理?是否會像加州一樣,因「財政問題」演變為「民生問題」最後成為「政治風暴」?這裡面隱含了太多的未知數,值得探討!

 

情勢分析與說明-最壞的狀況可能還沒到來

綜合前面文詞所述,輔以相關訊息的佐證,對於台灣財政現況可規納為數點看法,陳述如下:

一、「賣祖產轉現金」,政府財政連續五年赤字、債台高築,財政危機似已愈益明顯與急迫,除了發行公債、融借短期資金外,處置土地、資產和國營事業,已成為變現的主要且重要手段之一!

二、「收支難平衡」,債務累積餘額不斷攀升,追求財政收支平衡的目標已不可能。「你的晚年或你的子孫將會背上沉重的稅負!」也就是說「債留晚年!」或是「債留子孫!」

三、「最壞的狀況還沒過去!」,未來不論任何政黨執政,國家財政問題的嚴重性都將是其最大的考驗,國營事業民營化的決策短期內也難以改變,只是民營化作法與進行時程或許會有差異。

四、「金融財政風暴的憂慮」,台灣雖然外匯存底龐大,本身的外債很少,但因龐大的財政黑洞,未來,「本土型的金融財政風暴」仍有發生的可能性!

 

結論

「欠債還錢」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根據IMF報告指出,歷史經驗顯示,如果財政收支難以維持,政府多半走向倒帳之路,就像阿根廷、巴基斯坦、俄國、烏克蘭、烏拉圭與土耳其都曾陸續宣告無法履行債務。在真正的危機來臨之前,高負債國家應盡快改革,調整其財政收支,如果,只是靠著變賣資產、釋出國營事業股票並非解決良策。

龐大的負債在經濟樂觀的環境中,似乎不是考慮的重點,但在景氣低迷之際,絕對是沉重的負擔,以「國營事業民營化」來捨身救國似乎成為必然的趨勢,但此種「殺雞取卵」的方式能維持多久,真得救得了政府的財政問題嗎?

「國營事業」、「基金」等都是政府的重大資源,更是政府介入經濟活動、維持社會穩定、進行重大工程建設的重要調節機制,如果,政府財政在短期內無法開源則應該考慮節流,著眼於大幅降低公務部門支出,而非一口氣把祖產全賣光,如果,一下子把國家基礎都賣掉,這對於台灣下一代的長遠發展是相當不利的、不公平的!

依台灣目前狀況,是不是開始要做一些調整因應措施?採行更積極的結構性財政改革?如果只是硬拗、以拖待變,這等於「賣掉房子拿來買化妝品!」,那麼即使國際經濟春天再來,台灣恐仍將陷於向下沈淪的經濟洪流當中。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台灣並不是IMF的一員,無法得到IMF的金援,面臨金融或財政危機時,能獲得國際資源的支持是相當有限地,能不謹慎因應嗎!

 

臺灣石油工會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5-6樓 TEL:02-23817712 FAX:02-23753986     http://www.tpw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