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有關於罷工之基本概念-台灣企銀罷工的參與觀察報告/廣平專題報導

有關於罷工之基本概念台灣企銀罷工的參與觀察報告/廣平

        國內最近發生二起罷工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一是中華電信公司,一是台灣企業銀行,中華電信是公營事業,台企銀則是由公營移轉成民營企業,這兩家企業之員工會走向罷工之途,相較於多年前之苗客、遠東化纖、基客之罷工事件便值得探討,僅就有關罷工之相關要件、程序及適法性,簡為說明,增加會員對罷工之概念。        罷工一般指多數之勞工以勞動條件之維持、改善或其他經濟利益之獲得為目的,而中止(暫停)勞動契約所負勞務供給之集體行為,以政治或非經濟目的之罷工均屬之。 罷工由於其行使之手段、發起之組織、追求之目的、層面之廣狹及策略運用之不同,依黃越欽教授所著勞動法論中有下列多種態樣:        一、依爭議手段之先後,可分為:        1.攻擊性罷工:此種罷工係由勞工首開爭議,要求一定條件而發起之罷工。        2.防禦性罷工:此種罷工係勞工為因應雇主為裁員、解僱、關廠或其他不利勞工之行為而實施之罷工。        二、依罷工之組織,可分為:        1.工會罷工:此種罷工係由工會所策劃進行的罷工。        2.非工會罷工:此種罷工又稱為野生罷工或山貓罷工,係由多數勞工自動響應或由一群勞工組合策劃而成的罷工。        三、依罷工之目的,可分為:        1.協約罷工:係為締結團體協約而進行之罷工。        2.同情罷工:為聲援其他勞工之罷工行為而進行之罷工。        3.示威罷工:為向雇主或國家機關為一種情緒式意見之表達而為之罷工。        四、依罷工層面之強度,可分為:        1.總罷工:即所有之勞工組織皆參與罷工。        2.全面罷工:即特定經濟行業(產業)之全部勞工皆中止其工作之罷工。        3.部份罷工:即僅特定經濟行業中,居於關鍵地位之事業或廠場之勞工所為罷工,又稱重點罷工。        五、依罷工策略,可分為:        1.鏈串罷工:即每間隔一定時期,即反覆進行一定時間之罷工,又稱間隔罷工。        2.輪迴罷工:即各個不同之事業或廠場輪流接續進行一定時間之罷工。        3.遲滯罷工:即工作並非全部中止,而是減產或減緩進行工作,又稱怠工。        4.警告罷工:即以短暫之中止工作,表示勞工於雇主拒絕其要求時,有對抗之決心與準備。◎罷工之程序        一、依工會法第26條規定:        勞資或雇傭間之爭議,非經過調節程序無效,會員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經全體會員過半數之同意,不得宣告罷工。 即:爭議事件必須依勞資爭議處理法之調節程序無效後,召開會員大會,大會需有會員過半數之出席,及同意罷工之票數須超過全體會員(出席與非出席者之總和)之半數。        二、依勞資爭議處理法第8條規定:        勞資爭議在調節或仲裁期間,勞方不得因該勞資爭議事件而罷工、怠工或為其他影響工作秩序之行為。◎罷工之合法性:        罷工雖有各種形態,並非各種形態之罷工均屬合法,依現行法律規定,須:        1.爭議事件經調節程序無效後始可為之,在調解或仲裁期間進行罷工者即非合法。(工會法第26條第1項,勞資爭議處理法第8條)        2.經工會會員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經全體會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可為之(工會法第26條第1項)。        3.工會不得要求超過標準工資(國內目前並無標準工資之設制)之加薪而宣告罷工(工會法第26條第3項)。        4.須以正常非暴力之手段。工會法第26條第2項明文規定:工會於罷工時不得妨害公共秩序之安寧及加危害於他人之生命、財產及身體自由。        5.須團體協約所未規定之爭議事項。        罷工乃工會對爭議事件所採取的最終手段,勞資爭議有賴勞資雙方協商尋求解決,主管機關於必要時亦得依勞資爭議處理法第9條、第24條之規定交付調節或仲裁,且勞工行政主管機關亦訂有「處理重大勞資爭議事件實施辦法」及「各級勞工行政主管機關辦理勞資爭議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當可迅速妥善處理、解決爭議事件,然若無法解決而走上罷工之途,對生產秩序及社會安定均有一定之損害,值得勞資雙方深思!
 

[專題報導]有關於罷工之基本概念-台灣企銀罷工的參與觀察報告/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