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勞工藝文

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保存下來的清水油庫。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鐵鏽斑駁的清水油庫敘說往日風華。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油輪停泊高美海域特油料泵送至高北里加壓站。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昔日油庫遺址。

 

 

清水油庫遺址區的爭取設置

  十

年前起,文化界人士數度向文建會提出,就位於台中縣清水鎮的大型舊油庫要求設置「清水油庫遺址區」,終於獲得通過之事,迄今甚多國人仍不清楚它的緣由經過,即使是附近鄉鎮的居民、尤其是年輕之族群亦少有能深入明瞭者。當年,為配合興建清泉崗機場及鄰近之七座大油庫而執行的原住戶遷徙方案--「陽明山計畫」,曾造成地方上的人口流失,不過近些年來倒是漸有回流現象;迄今,清泉崗機場依然固若金湯,但卻僅存有一座廢棄斑駁的圓體巨型油庫,舊油庫旁邊則於民國88年左右蓋起了一座國小 - 大楊國小的遷建新校。遺留的油庫乃是台灣間接參加越戰的重要建設遺址,在越戰結束後的34年,油庫依然是訴說此段滄桑歷史的具體明證。

       這些建於民國五

O年代期間、供作儲存飛機戰備燃料的七座巨型油庫,係自民國七O年代後期起分階段被陸續拆除,最後一座油庫原亦訂於89年3月中旬時發包拆撤,然而在即行將拆掉該座碩果僅存的「末座廢油庫」之際,諸文化團體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牛罵頭為源自原住民語的清水古地名)紛紛挺身奔走,呼籲搶救油庫,同時要求設立遺址區;當然,亦有人認為無需刻意保留這些既已廢棄不用的油庫,而宜就土地利用效益、地方年度經費暨其能否長久保存的文化層面…等統籌考量,蓋其占地面積甚廣、不免妨及土地的開發利用,並非地狹人稠的台灣所負擔得起。而且,既要保存就得編列經費善加維護,否則反會破壞景觀,倒不如植立紀念碑述明整段事蹟的因由始末,並張示圖片、照片即可達到成效。

        後經文建會、國防部、台中縣政府暨各文化團體審慎討論,決議予以保存作為歷史見證,俾能兼顧地方開發與文化花葩的成果,共創多贏。觀睹該座僅存之廢棄巨型油庫,固有英雄遲暮或宮娥白髮、不堪回首話當年之嘆,但依然可以遙思昔日它在儲備、供應航空油料上所承負的重大使命。同一時期的台灣各地,類似之情形與爭議屢見不鮮,例如同屬台中縣境、另位於潭子鄉內的「摘星山莊」,在民國87年時即因忽焉遭業主拆毀其中部分,但縣府旋下令禁拆,卻又缺乏財力復建維護致停擺多時;而在同(87)一年,北投農會也因三座老式倉庫,在尚未會同主管單位堪查核准下即遭迅速拆除,而被台北市文化局處分並要求原樣復建。此等事例,端在究宜著眼於維留古物、保存文化與更新改建、俾能發揮更大效益之間,作最適當的取捨,惟其作法應符於規定,使得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得依循完善的程序,評鑒是否應予保存,以發揚承先啟後、教化來茲的功能。

繼空軍清泉崗基地之後,而建造的七座巨型油庫

         韓戰之後,中美雙方於1954年12月簽定「中美協同防禦條約」,隔兩年即1956年8月,政府根據協同防禦條約實行「陽明山計畫」。該計畫和台北的陽明山並無關連,而是擴大興建日治時代所闢設,原本位於台中縣沙鹿、清水和大雅等鄉鎮交界處一片山崗上的「公館軍機場」,使其成為設施完備的空軍基地。此計畫需徵收大肚山台地1,400公頃的土地,同時將台地周遭涵蓋沙鹿鎮、清水鎮、大雅鄉以及神岡鄉等472戶之居民,集體遷徙至台中縣新社鄉、石岡鄉仙塘坪和南投縣魚池鄉、埔里鎮大坪頂…等地。1959年11月7日,斯座號稱是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建竣啟用,其堅實的跑道和停機地面足可停降重型運輸機和轟炸機,1966年3月20日總統蔣介石特以抗日剿匪名將--邱清泉烈士之名,定名為「清泉崗機場」,機場代號更易為CCK。就中、美兩方立場言之,清泉崗機場原係用以保衛台灣或封阻共產陣營擴張軍事勢力,於中美協防條約有效期間,美軍曾派駐兩個中隊的戰鬥機(如早期的幽靈式戰機)駐防清泉崗機場,俾在遭逢對岸空軍來犯時協同我方軍機迅速升空迎擊敵機,然則多年來卻並未發生對抗對岸敵機的空戰行動,倒是彷彿歪打正著般地在越戰期間(1959-1975)發揮頗大的作用。

        1966

年1月起,越戰逐漸升高戰勢,清泉崗機場被美國選列為美軍轟炸北越的中繼補給基地,美軍旋於當時沙鹿鎮北邊、神岡鄉西側的清水鎮境內之海風里、東山里、楊厝里和吳厝里交界一帶,與機場直線距離約兩公里處興建七座面積共為16公頃的油庫(以上四個里即當地民眾通稱的「大楊地方」,油庫所在區則屬小型台地之地形),此乃基於將機場和油庫分隔開來,以確保安全所作的抉擇。每座油庫的設計和建造方式俱告相同,其建築基地各皆呈正方形,即東西向和南北向皆是78公尺長,且均有以防火磚砌造、高度2.5公尺的防溢堤(兼作圍牆);油庫槽體直徑約28.4公尺,高約16公尺,槽體外環階梯有66級,鋼板厚度0.9-1.5公分,專供越戰期間美軍B52轟炸機及數種護航戰鬥機加油之需;此外,美國C-130力士型運輸機亦於不久後進駐台灣清泉崗機場,以支援對北越作戰之運補物資輜重,必要時亦可於本機場迫降B-52轟炸機。

        在過去大力宣揚「保密防諜」、「反共至上」的年代,媒體皆難有管道採訪、播報有關巨型油庫之建造,以及清泉崗機場投入支援美軍進行越戰之經過,國人也很知趣地置身事外,未便多加過問,而且每座油庫均由幾乎呈正方形的防溢堤所圍繞,兼可防止從附近經過者窺視到它的概況,因而以往縱有外地訪客驅車行經該處,卻皆無法詳睹其況。而因為施行「陽明山計畫」被徵收土地,必須遷移的住戶雖然頗不甘心,卻也只能無奈的離走他鄉,在那個聚眾視同作亂、抗議視同造反的專制年代,可沒有抗爭甚至丟雞蛋、撒冥紙等抗議的作為。只是七座油庫之形體畢竟極為龐大,因而附近民眾多少還是可以知道若干回事。唯在越戰結束、中美斷交,連帶的中美協防條約失效之後,清泉崗機場的戰略地位、戰術佈防和儲存戰備用油的方式均曾略作調變,原來清泉崗機場所附設於清水境內的巨型油庫自然不免遭到廢棄拆解,猶如前塵往事般地走入歷史。

        油庫區雖是「落腳」於清水鎮,但實際上若是從豐原前去、經由神岡鄉的圳堵村反而較為便利易尋,俟抵達清泉崗機場靠高爾夫球場之側門後,再左轉沿循一條通往大楊國小的小徑,即可抵臨油庫區;若是從清水前去,則需取道位於鰲峰山的「清水公園」,並經過數條山丘小徑的轉接,反而甚難找尋。

飛機油料的運送、用途,和昔年的軍事專用鐵路

        前一章節所述及的清泉崗機場以及七座巨型油庫,在越戰期間曾經支援美國軍機的中繼加油,當年自關島起飛至越南進行轟炸的B-52轟炸機,即是在台灣中部海岸上空從事不落地的空中加油,而往昔機體龐大的空中加油機自地面升空和完成任務後返航降落的情景,清水、沙鹿一帶年紀逾五十歲的民眾,或仍留有鮮明的記憶。斯時一連多年,油輪係錨碇於清水高美海域,先以部分地下化的輸油管和泵浦將船舶載運的油料,泵送至現今高北里(泛屬高美地方)的加壓站,接著經由循大甲溪河岸鋪埋的油管,將油料沿地形而上往東送到設在大楊地方的七座大油庫去,油管在穿越縱阻於清水鎮西側地區和油庫間之山丘時則會鑿通小型隧道,而油庫和機場間亦有輸油管相通,得將油庫所貯存之油料泵送至機場內的地下油槽去,再輾轉「分流」輸送到空中加油機的機肚內。

          1956-1966

年間,在興建清泉崗機場與油庫時期,軍方亦曾提供土地並委請台灣鐵路局建造一條專屬軍用的鐵路,自豐原掠過沙鹿再通往清水境內的大楊地方,以運送巨大粗重的建材和繁雜龐多的物資至機場與油庫區從事建設,類似之事例在早期的台灣時可得見。例如,日治時代中期為建造日月潭發電廠,爰先建設自彰化二水至南投水里的「鐵路集集支線」;民國56年,為建造台電林口火力發電廠,遂先建設自桃園市至台北縣林口、全長19.2公里的「鐵路林口支線」(又名桃林鐵路);其他通往港口或大型工廠的專用鐵路支線或側線,實在多不勝數。但該條連接清泉崗機場和油庫區的軍用鐵路,則已於十餘年前起拆除無存。雖然事隔久遠,但清水大楊地方的父老依然留有深刻的印象。

設立於原來兩座油庫舊址區的「大楊國小」

        清水大楊地方為乾隆初期,即形成於大肚台地上之聚落群,昔之客籍墾戶--吳瓊華於獲得官府同意後,率族人入墾斯時由平埔族巴宰海裔擁有之領地,並設立吳厝莊。日治時代中期的1916年,官方在大楊地方設立「牛罵頭公學校.公館分校」,為當今大楊國小之前身,四年後、即1920年獨立設校,並在翌(1921)年遷校至現在清泉崗機場內的大突寮。那時的大楊地方乃是清水通往神岡、豐原等城鎮的要道,景象熱鬧繁榮,後來則因為劃設清泉崗機場,道路遭到隔阻,無法進一步的發展,反而成為清水鎮偏僻荒涼的邊陲地帶,不少原本座落於台地或山坡上的土地,在居民遷離後竟成為喪葬用地。諒與其地處荒遠且含括大片殯葬用地有相當關係,以致製做金紙、銀紙和製香之業已於近數十年來,成為地方居民的主力產業,而傳統的農作方面則是以甘藷、花生及芝麻等旱作物為主。

        由於清泉崗機場的擴建,民國45年大楊國小只好遷移至楊厝里,48年再次遷址至海風里,嗣後長達卅餘年的歲月,莘莘學子暨地方居民在各類戰機頻繁飛掠的危虞和強烈噪音的侵擾下,勇敢面對,堅忍度日。民國78年起,海峽兩岸和世界各地的局勢均發生重大轉折,不再冷戰對峙或武力對抗,兼以七座老舊的大油庫已不復有原定之用途,國防部和空軍總部遂決定分期拆除。大楊國小乃在各級政府和民意代表的鼎力協助下,取得軍事部門之應允,於民國82年獲撥拆除兩座舊油庫後所遺留下來、近約2.5公頃的土地,遂重再遷建校園,俾避開先前位處於航道下的風險和聲害。

        大楊國小業已於民國88-89年間次第建妥漂亮的教室,劃設美觀的校園,栽植青翠的草地林木,還掘建有一座寬廣的水池,並於90年10月完成全部的遷校計畫,比之四周建築年代已久的房舍,得謂是大楊地方最為新穎突出的大型建築物。從新校舍樓頂或毗鄰校區的台地高點,可遠眺清水平原和流經清水、大甲兩鎮之間的大甲溪,以及穿越台中縣西部地區的三號國道,乃至於直線距離約莫十公里遠的台中港,並可以和大甲鐵砧山、外埔高地(台灣省農會外埔農場所在處)相對望,視野極佳。

今之油庫周旁,青草滋長同時密植相思樹林,雖然草地因為鮮少整理,以致草叢稍嫌雜亂,難以行進漫步其間,但反能孕育成多元而豐盛的自然生態,時可聽到悅耳的蟲鳴鳥啼,令人氣爽神怡;座落於鄰近的一座道廟,則是民眾喜於祭典節慶或廟會活動時,聚集聯誼的場址。文建會暨台中縣文化局更已規劃於油庫遺址區內,興建史蹟博物館或設立鄉土文物館以陳列相關文物,描述大楊地方在早年事事以反共抗俄為先為重之時期,為了悍衛自由民主陣營和台海安全所付出的犧牲,即使大楊地方在建造清泉崗機場前的完整風貌實在難以回復,但則可以透過求庋存、展示,長存於史冊和民眾的心中,同時結合地方特色以發展觀光休旅產業。

在文化界人士的爭取下,最後一座油庫得以被保存下來

        早期聳立於台地上的巨大油庫,並未如同高樓、橋梁般地被引為榮耀的地標,還致使鄰近地方同被列入管制,而遭受到居民的嫌惡並視之為阻礙開發的巨瘤。孰料物換星移,自民國78年軍方首度以廢鐵招標拆除油庫起,十年之間已有六座油庫「告別不存」了,庫體暨環繞油庫的方形防溢堤(兼圍牆)則皆遭到拆除,地面上尚殘留有油庫的圓狀基址和防溢堤的正方形狀痕跡。

        89

年3月,軍方擬再將最後一座油庫拆除,惟在台中縣文化局、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等文化團體和地方各界人士,熱心舉辦活動以及募款之下,終於籌集了新台幣60萬元的款項,向既已得標之廠商買斷僅餘之油庫,並積極向國防部爭取移撥末座油庫土地予台中縣政府,亦獲國防部善意回應,此等努力終於讓油庫得以保存下來。現所保留的一座油庫,庫體外表有如勇士垂暮般的落漆鏽蝕,而繞建於油庫軀體外側的外環階梯也告搖晃鬆動;所幸,在防溢堤方面尚有將近八成的完好,欠缺完整之處乃朝南之一面有部分已告損壞,不再猶若當初雄霸一方似的展現其挺拔之英姿。

        油庫的所在地方是清水靠內地山區的偏遠不毛之地,以西的荒草地一直是作為公墓用地,並隔著廿餘公尺高、綿延達五公里的帶狀丘陵和清水的人口稠密城區相隔,但有一條迤邐蜿蜒、並穿越中二高國道之下的道路可供連通清水城區。民國八

O年代後期,清水鎮公所於獲得縣政府暨中央部會的補助,在接近清水鎮郊區的鰲峰山一帶重新整闢「清水公園」,繼則興建有一座中部地區最大且設施完善的「自由車競技場」,為大楊地方帶來了稍為興旺的人氣;油庫遺址區往東則有縣道可通達神岡鄉的圳堵村,再續朝東係通往豐原,故至神岡鄉之交通反而還比至清水方便一些。

        民國

92年9月,交通部開始於中部地區興建國際機場,翌年3月正式啟用位於清泉崗機場西南隅之台中民用航空站,取代水湳航空站成為台中的聯外機場。故清泉崗機場已從原之軍用機場,轉化為軍、民航共用之機場,此一跨時代的轉變不僅是機場的歷史性轉折,亦可為包括台中、沙鹿和清水等城鎮在內的大台中地區,帶來嶄新的契機。

昔之興建高美燈塔,亦與運送油料有密切關連

        為了在越戰期間,供給美軍飛機中繼用油,乃於1966年由美方出資擇定清水大楊地方建造七座巨型油庫;另外,在1967年於大甲溪出海口南岸之高美地方興建的高美燈塔,實亦和當時的美軍艦艇停泊高美海域、泵送油料至油庫有?密的關係,蓋載運航空用油的美國軍艦常為了戰情需求,必須於夜晚時段碇泊高美海域,連夜趕工將油料泵送至油庫去,當然要有燈塔指引方位,才可防止於夜間發生迷航或擱淺。在體制劃分上,吾國的燈塔係歸屬於財政部海關部門,但建塔經費係由美方提供,建材、燈具和相關設施主要亦是由美方供應,而靠近於高美海域的建塔用地則是由我方撥用。按官方之資料,興建高美燈塔的主要目的,係在於補實從桃園縣觀音鄉白沙岬燈塔至澎湖群島北方目斗嶼燈塔間,長達一百浬之海域,未有夜航引導標誌以指引船隻安全航行的缺失,此一說法固然是不無道理,但當初建造燈塔之保護對象乃是供輸油料的美國運油軍艦,一般的商船、漁船倒在其次。

        於民國56年5月1日啟用的高美燈塔,係一座呈八角形、髹以紅白色彩的建築,塔高34.4公尺,若包含燈器共有38.7公尺高,是全台灣唯一外觀呈紅、白相間橫狀條紋的燈塔;其燈具有150萬燭光,光程達16.2浬,每30秒轉動一周並連閃白光三次,其閃法標示於航海地圖並曾告示予全球的航運業界,故夜晚航行於大海的船員只要瞧見燈光呈此一閃示法的燈塔,當可確定是航行於由高美燈塔指引方位和航向的海域之上了。然而在越戰趨近尾聲,油庫不再儲存美機需用油料時,燈塔則因完成階段性任務而漸告功成身退,在適值我國展開十大建設、闢建台中港,並欲於台中港內設置照明用燈具之際,高美燈塔之燈具竟再受到官方和航運業界之青睞而另獲重用。民國71年,財政部宣告停用高美燈塔,拆卸的燈具轉而移置於台中港區內遠東倉儲庫房之頂樓,成為照亮台中港西部海域的明燈。

        昔稱高密的高美地方位處大甲溪之南,其台語發音之原意乃指當地海域可將撐船用的竹篙吞埋至水面下,由此當可知悉此一地區的海域原本應有相當的深度。清初漸有漢人移抵墾植並組成聚落,乾隆年間移民漸增,漢人勢力已超越了平埔族原住民,在清水名寺「紫雲巖」後方,便立有一座植立於乾隆43年(1778年)之「感恩社民番業田諭示碑」,明確的陳述此段移墾經過。高美地方早昔即因擁有潔淨的海灘,日治時代的1932年(昭和七年)8月,遂在當地官府---「清水街役場」(今之清水鎮公所)規劃下,劃定部分海灘以設立「高美海水浴場」,聘僱專人經營管理,是彼時甚多民眾心嚮往之,每逢假日喜欲親臨游水嬉戲的好去處,該時並已有公車往返於清水、高美兩地,還在浴場內設有簡易保險辦事處,招攬遊客投保。惜自民國63年台中港築造防波堤起,泥沙逐漸淤積於北防波堤以北的海岸區,致使高美海水浴場喪失既有的功能,而在兩年後、即民國65年忍痛宣告停業。孰料歷經卅餘載的變化,大量淤積於高美近海區域的泥沙卻形成了廣闊的潮間帶,並演遞成豐富繁複的生態體系,這也就是今際極為知名的高美濕地。該濕地現已是台灣中部的主要候鳥棲息地之一,每年冬臨之季皆會有多種候鳥前來此地覓食過冬。經野鳥協會的長期調查,得悉至少有130種以上的水鳥,曾以高美濕地為其安度冬季的棲息地,或假此過境停歇短暫時日再續往南飛,此既使高美濕地成為候鳥的新樂園,也重再吸引日漸增多的遊客慕名駕臨高美濕地觀鳥賞景,屢於假日期間為高美地方帶致眾多的人潮。濕地區的潮間帶植生著台灣特有的珍稀植物如大安水蓑衣及蔓荊、水筆仔、馬鞍藤、濱刺麥…等可耐鹹性的海濱植物,並有一處全台灣面積最大的莞草群,一年四季皆可滋長或引來不同種類的魚貝,讓長久以來於此地帶從事漁捕的高美居民得以維持生計;再者,高美濕地同時也是清水鎮和外來民眾得以親近海洋的好地方。

結語

        源自原住民語、舊稱「牛罵頭」的清水,是因民國九年(時當日治時期)於郊區的鰲峰山發現清泉,遂易名為清水。因在清朝即毗鄰當時是台灣中西部名港之一,海岸邊經常帆桅雲集的梧棲港(附近另有鹿港和大安港等港口),以致吸聚了不少從大陸內地遷徙過來的移民。日治時代和台灣光復以來,鐵公路的交通建設使得清水躍為台中縣西部海線地帶,規模僅次於大甲的第二大城。

        於日漸重視文化之今,清水鎮在九年前便設立有一處「台中港文化園區」,現則又再接續設立「牛罵頭文化園區」(註)、「油庫文化遺址區」,讓國人得以在數處各呈新、舊型態的文化區暢遊休憩,同時緬懷曾在高唱「反共抗俄」之年代,肩負著重要補給功用的舊油庫。年紀在半百以下的國人對這段鄉梓歷史或許了無概念,而年齡稍大的地方耆宿則也逐漸淡忘此一曾關乎越戰情勢的油庫事蹟。為免這段鄉史遭到塵封遺忘,筆者乃撰此拙文,冀能讓國人對這些曾影響清水大楊地方民眾生活型態近達四十年的油庫有深入的明悉,亦喚起讀者對該鄉土史實的重視。

註:清水的「牛罵頭文化園區」是位處鎮郊鰲峰山,原屬陸軍清水營區的清水公園內,從出土器物暨相關文獻、研究報告,可知早在距今4500-3400年前,已有平埔族群在此定居。該區出土的陶器以紅、褐色的繩紋陶為主,並有石刀、石斧、石鏃、石錛及網墜等捕獵、漁撈器物,而「牛罵頭文化園區」則足為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之首要遺址區。    

 

 

[勞工藝文]從地方巨瘤到文化遺址-清水鎮的大油庫/陳文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