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垃圾之歌/小馬勞工藝文

垃圾之歌/小馬

 

   
 

        從古至今,人類通常以最便捷的方式來處理垃圾︰順手一丟。這種順手丟的模式本來運作得很好,因為古代的狩獵者為了追蹤獵物或可供利用的農作物必須經常放棄營地,但進入農業時代後人們定居下來,便面臨垃圾處理的問題;一如人類學家詹姆士.歐康諾所說:「居室固定後,要搬的就是垃圾,而非人類。這意味著人類的行為模式必須重新調整。」

        儘管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科技日新,但在處理垃圾的方式本質上並無翻新,仍是四個基本方式:傾倒、焚化、轉為有用物質(回收)、減少物品(減量)。人類使用這四項武器對付垃圾之歷史由來已久,如今已漸漸清楚每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而其中最受歡迎與普遍的便是「傾倒」,不論是直接由窗口丟出或是掃到屋內角落或是將之由居住中心將垃圾往居住邊緣運(這種現象稱之為「邊緣效應」)人們處理方式的原則常是「眼不見為淨」的駝鳥心態;有趣的是從事青銅時代特洛依城考古挖掘的布雷根(C.W.Blegen)發現-古代“解決的辦法不是把惹人厭的堆積物清掃掉,而是找來乾淨的黏土,重新舖上一層厚厚的地板,眼不見為淨。從層次分明的地板看來,許多家庭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地板往往增高到不得不把屋頂加高或重新開一個門的程度。”最後是建築物整個拆除,將原來的泥牆打掉,當作新屋的地基。於是中東的古代城市往往就建立在比周圍平原高出甚多的大型土墩上。

        近來之所以無法替垃圾問題找到一個和平、規劃周詳的解決方式,是因為人類的集體記憶都僅限於人類的平均壽命的長度-大約是75歲;現在活著的人很難去想像僅僅是一百年前西方世界城市的景象、人們對週遭垃圾的忍受程度,但到了工業革命時代,人們對垃圾的忍受到了恐慌的程度,因為「都市化」讓數以百萬計的人湧進了城市,消費商品大增,而這些商品終將都成為垃圾;《生活》雜誌早在1955年即預告「拋棄型社會」的來臨,馬丁.梅洛西(Martin Melosi)在其《城市的垃圾》一書中提到-“放任式的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的反諷之一,是它造成一種「局部性的社會主義」,因為城市被迫擔負起公共安全與衛生等責任。”

◎ 食物垃圾第一定律:飲食重複性越高,你所丟棄的食物就越少。

        1973

年春美國國內盛傳牛肉短缺的說法,在超市內很難找到上選的牛肉,而且價格居高不下;由於肉類部大部份是超市所販售,包裝上有標明肉品位置、重量、價格及包裝日期,很好比較丟棄與原先所購買的,是很理想的調查對象,因此研究垃圾的組織決定深入調查牛肉的丟棄模式,看看人們在物資缺乏與豐足的階段,行為是否有巨幅的變化。從1973年春天到1974年春天的15個月裡,該組織收集了有關牛肉垃圾的資料,分析數字後顯出了奇怪的模式;短缺期裡丟棄量是購買量的3%,是一般3%的3倍。

        該組織對這模式提出假設來解釋:危機搶購的風潮時,媒體大幅報導牛肉短缺的信息,即使有一些肉的部位並不熟,但人們傾向買光所發現的牛肉,他們不見知道如何使用這些部位煮出可口的菜餚;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長期除存大量的肉類;上述的兩種情形造成了「更多的浪費」。從這項研究推衍出一般命題-食物短缺,浪費比例增加,而該命題在

1975年春的糖短缺現象,再次得到印證。在浪費食物的行為中,「對食物的不熟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此導出的「食物垃圾第一定律」,在檢視人們的家庭生活行為還算精準,如切片吐司就很難出現在垃圾名單中,反觀如熱狗麵包、小圓麵包、比司吉之類其丟棄比例就在

30-60%,因為人們購買此類的機會較少,也許只是在非常特別的餐宴或場合使用一二次,就在冰箱凍庫中將之束諸高閣,直到其腐壞。沒有人會欣然接受第一定律,因為營養學家不斷鼓吹我們要多元化攝取營養,而這說法深獲人們青睞。

◎ 家庭有害廢料第一定律:

        雖然家庭垃圾所含有害廢料的比例,在社會經濟特徵迥異的地區似忽沒有甚麼不同,但在種類上卻大相逕庭。經垃圾研究機構分析:低收入家庭的有害廢料常是汽機車保養品,尤其是機油與汽油添加劑;中等收入的家庭重心在房子,重心是油漆、染料、及各種與改善居住環境有關的產品;高級住宅區的垃圾則顯示出其注意力集中在草坪與花園,垃圾中通常大量的除虫劑、除草劑、肥料等。

        該研究計劃的道格拉斯.威爾遜發現:像清潔劑、去污劑這類經常使用的產品製造的垃圾並不多,反倒是接合劑這一類用來完成特殊用途所製造的有害廢料常佔家庭有害廢料的大宗,這種行為模式是前述食物垃圾第一定律行為模式的表親。

◎ 衛生掩埋場的今昔

        衛生掩埋場設立的最初目的是要解決:

1.污染空氣的垃圾焚化爐、2.惡臭衝天的露天傾倒場所衍生的問題,衛生掩埋場每天運來覆蓋在垃圾上的6吋泥土的做法跟古代特落依城家庭處理的方式頗為類近,缺點是泥土活性低且不會分解,僅是將垃圾與人們做了隔絕。

        最初的掩埋場都盡可能建在人煙最少、條件最差的地方,因此選擇了低窪地區或水邊濕地,這犯了雙重錯誤:

1.錯在未能深入了解溼地對生態環境的重要;2.錯在未能深入了解掩埋場流出的液體可能造成的禍害。今天衛生掩埋場面臨了垃圾增加速度太快而「太滿」須關閉的困境,許多錯誤的印象造成人們認為垃圾中的大宗是:速食包裝、聚苯乙烯泡沫膠(免洗餐具保麗龍的材料)、免洗尿片;但經分析的結果-速食包裝佔總重的0.5%,聚苯乙烯泡沫膠佔1%,免洗尿片則<1%,其實最大宗的是紙:報紙、電腦列印出來的文件,電腦的普遍使用並沒有使紙從此絕跡,反而使製作冗長的文件比以往都容易,就紙而言,先進的科技不是避孕藥,而是摧生劑。而紙造成人們最大的錯誤印象就是它的生物可分解性,事實上它在衛生掩埋場(無論濕式或乾式)中的存在年限遠比你我想像的還久遠!

◎ 生物分解的神話

        人們對於掩埋場內部運作有很深的誤解,以為在掩埋場內部必然會有一連串化學反應與生物活動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種觀點還伴隨著某種愛恨交織的情緒,我們是這樣認為的-掩埋場內的有機物不斷快速分解為肥沃、潮濕的棕色腐殖土,最後回歸大自然的懷抱。生物分解真是再好不過,絕對有益環保,甚至也許是上帝旨意的一部份;這樣的想法是基於一個假設:掩埋場內生物分解的反應十分旺盛。

        沒錯,確實會發生某些生物分解的反應,不然就不會有大量甲烷氣、苯、硫化氫、氮等氣體的產生;但事實掩埋場內部無論是化學或生物反應的進行,都比一般人想的要沉靜許多。

        某些有機物的確會進行生物分解,可是一會兒就完全停止,有些則不動如山,設計與管理完善的掩埋場似乎更容易把垃圾保存給後代,而非將其化為腐殖土或護根物,掩埋場不是大堆肥場,而是「大木乃伊場」;這也許反而是件好事,生物分解或有其正面功能,但掩埋場內生物分解的反應越多,到頭來也就越可能成為我們的噩夢…。

◎ 再生的偏執

        回收再生一直是固體廢棄物管理中重要的一環,正確的做法當然有其經濟效益,有助於節約自然資源、減低污染,而且還能延長掩埋場的使用壽命。但問題在於要如何為這些再生或回收再用的產品找到具有經濟、政治、環境與心理意義的出路。

        回收再生一般都須要耗費大量人力、能量、甚至會產生更難處理的廢棄物。就以紙類回收再生來說,初步的回收就需要大量人力,而回收場所產生的氣味常招來社區居民的反彈,到了再生場經過脫墨手續,於是產生了兩大產品:一邊是可以用來製紙的不含油墨纖維,另一邊是大量的有毒淤泥,後續的處理就更加棘手,要防止這些淤泥污染環境,而這種情形也相同見於鋼鐵、鋁、塑膠的回收再生。1988年美國科技評估辦公室(AOTA)的固體廢棄物報告對此就做了相當中肯的評述:「一般來說,我們並不確定以每處理一噸原料來計,二手製造產生的污染是否真的低於初次製造。」垃圾再生不等於金礦!而是一道程序,一到各社區事先都沒有預料到必須付出相當代價,但卻不無價值程序。

小結

        表面看起來,所有廢棄物管理中後遺症最少的是「減量」,但減量牽涉到就是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但科技工業的發展五光十色的產品推陳出新,生活在「富裕社會」裡的群眾怎樣拒絕得了如此的物質誘惑,由帕金森定律(工作會無限延伸,直到填滿所有工作時間為止)所改寫的『帕金森垃圾定律』-“垃圾會無限滋生,直到填滿所有容器止。”-將會如影隨形般的纏繞著我們。

        偉大的文明似乎必然會由「物盡其用」轉向「揮霍無度」,然後又轉回「物盡其用」,這是文明的歷程,而由當時所處經濟條件所推動。在大量製造垃圾還被視為經濟與社會活力的一種指標時,我們就離未來無污染的文明還有一段距離!

 

 

[勞工藝文]垃圾之歌/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