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篇首語]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下的…市場失靈與政治失靈/編輯室篇首語

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下的…市場失靈與政治失靈/編輯室

 

          近日來中台兩地土地大幅飆漲,勢如虎狼,上海出現了「膠囊公寓」與台北裡宛若國中國的「帝寶」,已形成對資本主義體系經濟發展的最大反諷,右翼經濟學者針對「社會兩極化」現象所提的「滴滲理論」-經濟發展的好處由上而下,最後大家都有好處-澈底破滅,顯然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的發展是朝兩極化一路行去。

        高房價所引發的社會不安,逼使兩地政府相繼祭出打壓房價的政策;中國大陸對擁有第

2棟房屋限貸50%,想要擁有第3棟則為必須百分百自備款;台灣則採限制國有地的釋出,並對空地稅有上調之議。雖說華人自古「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是土地飆漲的主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炒作房價是全球化金融資本的一種特殊積累方式。兩岸政府深以80年代日本土地飆漲後,泡沫破滅導致長期的經濟衰退為戒,雖是「理性」的考量,但也引發社會對『政府干預』的兩極看法。有認為房價是由市場機制所決定,任何人為干預做法總會適得其反;就以限制國有地釋出來說,以「供需原則」的角度來看,供給減少就足以讓市場價格飆漲;更有認為台灣要國際化,開放就會引來多元的外力,這些外力在台灣「尋租」的結果,房價的高漲是不可避免的,更何況高房價可能將造成「住商分離」,這是「叢聚經濟」的雛形與基礎。

        但有認為高房價涉及的是人民的「居住權」,高房價將人們趨離日常生活圈,為了就業所付出的個人成本(如交通費、往返職場的時間、租屋的價格…)將無償提高;土地是「非商品」,不同於生活消費品,而且房屋不具生產性,大量的投機炒作將影響正常經濟的運作。

        斯蒂格利茨認為市場之所以失靈有二個原因:一是信息不完善,一是市場不完全(存在不完全競爭),造成的根源就在於沒有人對市場負責,沒有人干預市場;政府代表全體社會成員,並具有強制力,因此斯蒂格利茨提出『非分散化基本定理』,主張“沒有政府干預,就不能實現市場的有效配置”;政府適度的干預可提高經濟效益,可見諸過去台灣經濟起飛與現在大陸的宏觀調控。但政府過度的干預,萊本斯坦認為就會產生浪費和無效率(

X非效率的產生);這不就是台灣年來油價政策的縮影;政府過度以民調為重,忽略了市場的有效配置,凍漲、緩漲、多元吸收,力求中油油價不能反映國際油市場的價格,偏低的油價造成能源浪費,也減低尋求替代能源的動力,對台灣的發展具長遠影響。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全人類共享其利,不能以「滴滲理論」讓生活於苦難中的人們望梅止渴;更不能以「絕對富足」與「相對剝奪」-現代的生活水準絕對高於未工業化時期,人們對現況的不滿是來自他與金字塔頂層的比較-的詭辯之辭來掩飾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弊端,國家在此有義務與責任營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經濟發展環境!

 

 

[篇首語]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下的…市場失靈與政治失靈/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