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從碳經濟到綠色經濟-人類未來前景的思索/倪世傑專題報導

從碳經濟到綠色經濟-人類未來前景的思索/倪世傑

 

 

        對

資本主義的批判打從19世紀就已激烈展開,在經濟運行上,資本主義本身具有「危機」傾向,從1929年的大蕭條到1970-80年代與2008年之後的三次經濟危機影響了四代人的生活,在社會發展上貧富兩極化的趨勢在2000年後如脫韁野馬般奔馳拉大,而政治與軍事的力量則總是在維繫這一個世界秩序。從1970年代後,資本積累與環境的矛盾迅速爆發,從關注酸雨問題到全球暖化不過20年的時間,當馬爾地夫、吉里巴斯、土瓦魯等島國發出即將滅頂亡國的訊號,每個人都知道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人類存續危機已迫在眉睫,人類又要如何在環境危機與經濟危機的泥淖中找尋出路?

資本主義與碳經濟

        在人類這一個文明期當中,經歷了兩次重大的能源革命,第一次起自於遠古時代。水要去井邊、溪邊挑,或許,還要鑿冰取水;需要升火就直接從森林中砍伐木柴,對一般農工民眾而言,肉類在餐桌上是稀有的食材,蔬菜、穀類等依賴太陽能直接轉換為糧食能源的食品,幾乎是民眾熱量的唯一來源,與柴火一致。與太陽能轉換類似的,還有對水力與風力的使用。

       

18世紀末是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捩點,由於英國發明地下採煤的技術,煤礦開始大規模運用在生產性事業中,而在這之前,煤礦還是人用剷子與十字鎬敲挖出來的能源,產能不大。煤的高峰期約持續到1950年,但一直到今天都還是重要的能源之一,並對空氣污染、溫室效應具有重要的影響。

        約略於西元

1850年左右,石油開始以現代技術被大規模開採。相對於木柴,煤而言,石油蘊含的單位能量更高,也因為化石能源使用的高效率,讓伯明罕、曼徹斯特的工業化及都市化成為可能。

        繼英國後,法國、德國、美國在

1860年相繼投入工業化的行列,柏林、阿姆斯特丹、紐約市相繼成為現代大都市。

        哥倫比亞大學中、東亞文化與語言學系教授米歇爾(

Timothy Mitchell)認為,化石能源的開採對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更重要的,對化石能源從開採、運輸到消費各環節的掌控,對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家階級而言,掌握能源供應變成了發展與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大事。

        的確,化石能源的使用改變了人類文明發展的狀況,現代化帶來更便利的生活,但空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同樣帶來了莫大的環境、生態與人類存續的風險,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角力在當前世界政治中正風起雲湧,環境政治與族裔政治同時成為

21世紀最重要的時代話語,而環保運動的理念與詞彙,在這幾年不分社會階級、性別、政治上保守自由進步派都琅琅上口,無可諱言,資本主義積累與環保之間一直存在緊張關係,甚至,還是一種 相生相剋的關係。

資本主義與環保運動:美國經驗

        1960

年代對二戰後的歷史發展無疑是重要的,1960年代的公民權利運動主要圍繞在幾個重大的議題,在美國主要是非裔的公民權以及反越戰運動,少數族裔與學生將這一波運動推到一個批判資本主義與省思當代民主制度的高度。相較於這些在概念上高度抽象化、在範圍上全國化甚至跨國化的社會運動,環保運動的發軔相對來說就較為具體且一開始就具備地方化的特徵。第一次「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於1970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成立,而1969年於克里夫蘭市針對庫雅荷加河(Cuyahoga River)污染所發動的地區性群眾「活動」可說是美國近代第一件環保運動,而西歐國家的環保運動發展則落後美國一陣子。這一階段的環保運動具有高度的地方性,所關注的問題多在工廠產生的空氣污染、森林大規模砍伐以及大量化學農藥、殺蟲劑使用等問題上。

        根據《華爾街日報》記者諾德豪斯(

Ted N o r d h a u s)與謝倫伯格( M i c h a e l  Shellenberger)的研究,美國的環保運動與經濟危機之間呈現相生相剋的關係,1969年的「庫雅荷加河事件」不僅是標誌美國環保運動元年,同時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隨即陷入二戰後深深的危機當中,在1970-3年間,尼克森政府簽署了國會通過的一系列環保法規。1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國際原油價格大漲,1976年上任的卡特政府宣布美國人要改變揮霍的生活態度,但1980年雷根一上台就砍掉了卡特時代的太陽能計畫。

        第二波相生相剋起自於

1988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科學家韓森(James Hansen)博士在國會作證全球暖化的年代即將來臨,同時碰巧亞馬遜雨林發生大火,以及美國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與高溫,1990年,布希111970年成立「國家環保局」(EPA),之後三年內陸續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瀕危動物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總統針對酸雨問題簽署《清潔空氣法》修正案,並於兩年後簽署了以抑制全球暖化為核心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但1991年後的不景氣又對環保政策的發展帶來了影響,不僅打贏第一次波灣戰爭的布希總統因此不敵克林頓,且作為克林頓副手的高爾在競選活動中也收斂起了他環保參議員的形象。1994年克林頓發動能源消費稅政策,但陷於不景氣下的美國民眾接受度低,不僅民主黨因此失去眾議院多數,也連帶促成參議院於1997年否決《京都議定書》。

1990年邁蔓延到21世紀的惡戰

        到了1990年代之後,美國的發展經驗幾乎是一面照映許多其它國家之後發展路徑的魔鏡。

        1990

年代美國的貧富差距迅速擴大,這幾乎是全球化後的通病,即便在西歐、北歐強調所得重分配政策的福利國家貧富差距亦開始拉大,2000年後的台灣亦不能免。然而,貧富差距的擴大不僅讓最低所得的20%民眾在煎熬中度日,全球化下的得利者更是因此焦躁不安。因為犯罪率的提高富有的中產階級開始移居到電網林立的社區尋求中世紀城堡中的安全感,另一方面,食物不時出現污染的案例,狂牛症、大腸桿菌(E-Coli)與蔬果過多農藥造成的健康疑慮讓中產階級吃得膽戰心驚。毫不令人意外,批判資本主義「物質慾望過剩」的聲音恰恰不是來自於物質匱乏的第三世界國家或在因苦於失業問題困居在「鏽帶」的藍領勞動者,而是賺得越多的、縱聲於五光十色且物質生活不虞匱乏者,最不耐於現代性的物質世界。

        以下的故事你我都再熟悉不過了。全球氣候變遷的警訊透過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不斷發出,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成為小布希與高爾之間的惡戰,小布希上台之後反對簽署《京都議定書》,美歐則陷入「全球暖化是否人為」的論戰當中,前任英國保守黨官員勞森(Nigel Lawson)認為席捲紐奧良市卡崔納颶風不過是大自然氣候變化的一部份,並視「環保」這項理念比喻為「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大敵」(environmentalism is profoundly hostile to capitalism and themarket economy)。而研究氣候變遷英國經濟學家史登爵士(Sir Nicholas Stern)以及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的美國前總統高爾則明確表示氣候暖化不僅是人為的,而且民眾應該改變過去的生活方式。2007年11月中,當時白宮環境安全委員會主席康諾頓(Jim Connaughton)在面對記者問到美國為何反對任何溫室氣體減排方案時甚至表示:「因為對『危險』的科學定義不夠明確,所以缺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

        其實早在

2001年小布希政府對溫室氣體減量的態度即已相當明確。當記者問起白宮發言人弗萊雪(Ari Fleischer):小布希總統是否會籲請美國民眾減少能源使用?弗萊雪回答道:這絕對是一個大大的「不」字。其後,弗萊雪聲稱,能源的消耗必須以近乎 「神聖」(godliness)的態度面對。他說:總統相信,這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政策制訂者必須保障的目標,美式生活是受到神的祝福的……總統也相信美國人對能源的使用模式反映了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這種生活方式讓美國人樂在其中。

        2008

年底的經濟風暴亦不例外。[專題報導]從碳經濟到綠色經濟-人類未來前景的思索/倪世傑在美國皮優民調研究中心於2010年5月進行的民調中顯示(圖一),美國民眾認為國會應優先審議五大類型的法案順序分別為「就業狀況」(81%)、「國家對能源的需求」(67%)、「移民政策」(59%)、「金融制度」(54%)以及「氣候變遷」(32%)。與經濟發展有關的就業與金融制度改革,以及美國人生活方式之所繫的能源供應,都超過了對全球氣候變遷的關注甚多,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兩者的角力,支持經濟發展的意見每每在經濟危機發生後佔上風。

資料來源:皮優民調中心( Pew Re s e a r ch C e nt e r P u bl ic a t io n s) ht t p: // p e w r e s e a r ch .o r g / p u b s /159 7/congressional-connection-poll-public-priorities-jobsenergy-congress-ratings-abysmal

綠色經濟的發展樣態

        如何實現綠色經濟,一直有兩條發展路線,其中一條是回歸田園生活,另一條則是在節能減碳的發展基礎上展開新一波資本積累。

        「小就是美」是回歸田園生活最具體的標語,這一派強調地方性、在地潔淨生產,拒絕大規模工業化社會,拒絕現代進步科技,強調回歸「傳統」的生活方式。這一派帶有明顯「回到過去」的印記,但也未必一定是反對進步的,他們相信傳統中蘊藏了生存的智慧,同時更重視人際之間的直接交流,從歐美風行到台灣的「農夫市集」便是一例。農夫市集強調從農場到餐桌的最短食物里程,最希望消費者能用最直接、短距離購買當地當季的食物,因為長距離的運輸消耗地球相當大的運輸與冷藏資源,也製造過多的廢棄物,同時也不夠新鮮、健康。同時,這一派也往往洞悉資本主義生產體制中各中間商盤剝的本事,因此往往採取農夫與消費者直接交易的方式,儘量在高成本的生產下維持其市場競爭的價格,即便這樣仍然比市面上的農產品高出許多。

        另一派則是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搭上了節能減碳的便車,大力推展各種「技術」,利潤最大化、市場擴張依然是不變的邏輯。當中較具欺騙性者,莫過於碳交易。資本家團體利用《京都議定書》創造了「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概念,「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European Union's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即依此精神運作,原則上透過這一個市場可以降低碳排放,但事實似乎不盡然如此,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排放許可的交易,隨著二氧化碳的交易價格降低,變相鼓勵高排放的事業單位繼續污染。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歐洲國家的總排放自2005年以來還增加了。歐洲國家實行了五年的排放權交易,但二氧化碳的排放卻是增加而非減少,其原意是透過排放權交易達到減排目標的「清潔發展機制」,缺乏明確的監管機制,成效不彰。最後,建立在市場秩序的碳排放交易,只會讓排放大多數溫室氣體的北方工業化國家逃避掉應負擔的減排責任。

        另外,關於「清潔」的意義也必須重新釐清。通常會將建水庫、透過水力發電視為清潔的能源產生方式,因此在清潔發展機制之下,發展中國家大力興建水庫,但水庫所「圈禁」大面積的水域並非無害,這同樣會產生大量的沼氣,此外,興建水庫的集水區工程,往往會使許多固有的社區遷村以及廢棄可耕地,更多的人民會失去謀生的土地而流離失所,製造更多的貧窮問題。這難道就是可得到更多基金資助的「清潔的能源」?

        其它的新投資標的,像是潔淨煤(clea ncoal)產業,雖說利用碳存放與捕捉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燃煤產生的污染排放,但仍然是石化能源。風力發電需要在沿岸設置大規模的風車發電基地,雖說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但依然需要大面積的地理範圍,更不消說,從甘蔗、玉米中提煉生質酒精的作法屢屢引發「酒精吃人」的糧食價格暴漲、群眾暴動情事。換言之,再生能源並非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只要人類還在無節制地大量消費地球資源的一天,能源,就永遠沒有「夠用」的時候。

綠色經濟與地位消費(

p o s i t i o n a l consumption)

        富裕的美國與全世界的中產階級都害怕自己活得不健康,他們從1970年代之後一直是環保運動的盟友,要如何一方面支持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方面又能夠能過得身心健康的生活?在馬克思主義者來看這的確是充滿著無限的矛盾,但在追逐好生活的富裕中產階級與生氣勃勃的資本家眼中與並非如此。「綠色消費」的概念應運而生,並快速成為一種炫耀身份與地位的消費概念。

        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凡勃倫(

T h o r s t e i n Veblen)在1899年出版的《有閒階級論》一書中早已看穿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消費的本質:他把從消費中獲得的物質滿足稱之為第一級效用,爭名、顯示財富以及從炫耀性消費中獲得的滿足稱之為第二級效用,而人們追求財富的主要動力主要來自於追求第二級效用,但第二級效用的炫耀性消費的追求總是導致社會浪費, 它不增加人類整體的幸福和滿足。

        絲毫不奇怪,彰顯地位性的炫耀性消費於今也滲透進綠色消費的領域,作為區別重視環保的「我」,一個有理念的社會菁英,區別於其它庸祿百姓的象徵性符號。豐田汽車公司於

1997年在日本推出,後於2001年向全球銷售的油電混合車「普銳斯」(P r i u sHybrid)。根據豐田公司報導指出,全球普銳斯在2010年已銷售達200萬輛。不光是普瑞斯,豐田旗下凌志(L E X U S)車系,朋馳(Mercedes- Benz)以及本田都已陸續推出油電混合動力車。

        根據紐約時報

2007年轉載CNW市場調查的結果指出(表一),認為購買「普銳斯」就是「代表我」的比率從2004年第一季的34%上升到57%,並大幅壓倒其它任何因素,包括「更佳的汽油使用效益」(36%),豐田公司主要訴求「低排放」僅佔25%,「油電混合」科技更只有7%。紐約時報記者梅納德(MichelineMaynard)直接指明,普銳斯車主希望每人知道他開的是一台油電混合車。
 
 

[專題報導]從碳經濟到綠色經濟-人類未來前景的思索/倪世傑

 
 

照片來源,

TOYOTA newsroomhttp://pressroom.toyota.com/pr/tms/toyota/photo.aspx?id=16532&ncid=11092
 
   
 

表一 民眾為何選擇購買「普銳斯」的重要原因(%)

調查時間

2007 年

2004 年

原 因

第2 季

第1 季

代表「這就是我」

57

34

其它因素

42

42

更佳的汽油使用效益

36

27

造型特殊

33

41

低排放

25

36
嶄新科技

7

19

資料來源:Say ‘Hybrid’ and Many People Will Hear ‘Prius’http://www.nytimes.com/2007/07/04/business/04hybrid.html

 
   
 

綠色消費與生產正是當前顯學。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副主席穆那辛何(Mohan Munasinghe)博士大力推動「可持續生產與消費」,像是鼓勵電燈燈泡、調低洗衣機的水溫以及購買更省油的車輛等等,當消費者只購買節能產品的時候,廠商就會開始研究節能科技,他稱此為「科技解決方案」(big technology solution),而政府就會開始採取相關方案鼓勵往低碳經濟邁進。在穆那辛何博士的低碳經濟三段論中,一切從消費者本身做起就對了。不僅如此,穆那辛何博士期待的消費者首推富有者,因為當富有人士開始身體力行減碳生活,這會對貧苦大眾產生示範效應。

        以前述的普銳斯為例,在台灣2010年的售價是129萬一輛,「百萬房車」離一般市井小民是多麼遙遠。有錢人帶動風潮了,然後呢?畢竟是彰顯個人品味的地位消費活動,對真正的節能減碳: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完全是背道而馳。

        再說說從年前喧騰一時的都市房價問題。當前北市與都會區的建築每每以大坪數為號召,都會區的地價已經騰貴,大坪數的住屋僅財富金字塔高層購買得起,但是家戶人口並不會因為居住坪數擴大而等比例增加,但是卻或比起一般30-40坪數的住房多出一堆消耗能源的插座以及電器設備,房子蓋得越大,之後消耗的能源也就越多。在美國同樣存在房子越蓋越大的現象。康乃爾大學經濟學系法蘭克教授(Robert H. Frank)指出,美國房屋的平均大小從1978年的1,750平方英呎(約49.23坪)擴張到2007年的2,479平方英呎(約69.74坪)。但在經濟不景氣下,即便房價下跌,但民眾購屋的能力也下降了,美國在2008年後新建屋的坪數約60坪。大屋子、豪宅都是耗能的代表,鼓勵一般民眾仿效?實在是講笑話了。

        綠色消費,透過改變每天的生活行為,最多,在生產履歷下讓自己吃得安心,或是減輕個人對環境的罪惡感,對全球暖化真能起到什麼重要效果?更重要的政治效應反而相當可能將全球暖化的責任轉化為「個人責任」,從事實際生產活動的跨國與各型企業、先進工業化資本主義國家與各國政府,好像都沒事了。

利用民主制度找尋新發展方向

        19

與20世紀人們面對的課題是經濟增長,經濟增長需要擴張,無論是地理、人口、財富上有形的擴張,還是知識與價值等無形的擴張皆然,工業革命後,促進消費、活化生產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常態,擴張造成每人平均能源消費的增長,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於2007年公佈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過去50年觀測到的大部分全球氣候暖化「很可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

        來自布魯塞爾的市民團體歐洲環境局(European Environmental Bureau)的斐德列果(D or e e n Fe d r igo)與洪特勒茲(Joh n Hontelez)認為必須扭轉如何降低環境影響的思維,轉向從設計面開始就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這是從生產面重視減少不必要消耗的第一步,最終的目的,應該是減少每人平均能源的消耗。

        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一場大型民主辯論會,審議哪些產業值得投注公共資源發展,

        哪些產業需要逐步轉型與建立退場機制,換言之,在資本主義替代選項依然模糊的前提下,市民團體應設法充分利用民主制度,為人類文明的未來,找尋新的方向。

參考資料:

        Fedrigo, Doreen and John Hontelez. 2010.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A n A g e n d a B e y o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 Consumer Procurement.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4(1), pp.10-12.

        Fran k, Rober t H. 2009. Post- Consumer Prosperity-Finding New Opportunities Amid the Economic Wreckage.

The  A m e r i c a n P r o s p e c t , M a r c h 2 4 . h t t p: // w w w. p r o s p e c t . o r g /c s /articles?article=postconsumer_prosperity Maynard, Micheline. 2007. Say ‘Hybrid’and Many People Will Hear ‘Prius’.The New York Times, July 4. http://www.n y t i m e s . c o m / 2 0 0 7 / 0 7 / 0 4 /business/04hybrid.html  Mitchell , Timothy. 2009. Carbon Democracy.

 

     Economy and Society, 38(3) ,pp.399 -432.Munasinghe, Mohan. 2010. Can SustainableConsumers and Producers Save the Planet?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4(1), pp.4-6.Nordhaus, Ted and Michael Shellenberger.2 0 0 9 . T h e G r e e n B u b b l e - W h y Environmentalism Keeps Imploding. The New Republic, May 20. pp.16-8.Pew, Public's Priorities for Congress: Jobs andEnergy Top Immigration Congressional Connection Poll, 2010,h t t p : / / p e w r e s e a r c h . o r g / p u b s / 1 5 9 7 /congressional-connection-poll-publicpriorities-jobs-energy-congress-ratingsabysmalVeblen, Thorstein著,李華夏譯,2007,《有閒階級論》,台北:左岸文化。
 

 

[專題報導]從碳經濟到綠色經濟-人類未來前景的思索/倪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