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專題報導

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

 
  ▲本會莊理事長主持2013台滬工會論壇分論壇。 ▲本會莊理事長與幹部(左起王秀鑫處長.陳垣銘常理右起全產總戴國榮秘書長、趙順景副理事長)出席台滬工會論壇。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

 
  ▲本會幹部出席台滬工會論壇情形。 ▲台滬工會論壇會場全景。  

 

 

    2013年台滬工會論壇9月24日在上海舉行,本會亦獲主辦單位「上海市總工會」邀請,由莊理事長率數位幹部參加,就論壇主題「產業結構調整與職工素質提升」和與會的200多位台、滬代表進行交流研討。

工會要適應經濟轉型,維護職工權益        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杜仁偉先生在9月23日歡迎儀式中特別致詞指出:當前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資訊化深入發展,台滬兩地都面臨著「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共同課題,兩地工會組織也都肩負著如何適應經濟轉型,有效維護職工權益等共同任務。舉辦本次論壇正是要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有機會相互交流共同探討。 工會要發揮“大學校" 的作用         上海市總工會主席洪浩先生在9月24日開幕式中致詞指出,本次論壇以「產業結構調整與職工素質提升」為主題,有助於兩地工會推動經濟健康發展,有效地維護職工權益。面對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影響和自身發展轉型的嚴峻挑戰,上海確立了「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戰略方針,訂定「轉方式、調結構」為主要工作目標,塑造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因此,上海工會必須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的作用,為職工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為保障和發展勞動者教育培訓權利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手段。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職工的素質,維護職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上海社科院-中國最大的地方社會科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亦為本次論壇主辦單位之一,院長王戰教授是經濟領域的專家,他在開幕致詞中肯定上海社科院建院55年來,全 方位參與了上海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進程,具備了政治實踐和學術研究組合的獨特優勢,孕育了在產業升級、人才培育等領域的高度研究能力,面對當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產業結構轉型、科技創意以及職工專業素質的提升等問題,上海社科院很樂意藉此機會向大會 報告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成果。 走一步想三步的戰略思維         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理事長姚江臨先生於開幕致詞中闡述,在台灣的經濟發展初期的產業政策,以工業生產為主軸,廉價的勞動力成就亞洲四小龍的美譽,但現今傳統高勞力密集的產業,則已無法吸引具大學基本學歷的年輕人,低毛利產業無法提高勞工待遇,導致台灣的實質薪資倒退16年。在科技打破有形國界的21世紀,人才為國家競爭力的根本,對於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來說,如何培育優秀人才來引領產業創新轉型並讓企業和職工共蒙其利就顯得相當重要。姚先生並引用下棋必須有「走一步想三步」的戰略思維,妙喻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人才的培訓必須像下棋一樣,考量國家發展政策作全方位的佈局,這也是兩岸工會應該重視而可以共同合作的議題。 工會要懂經濟         長期投身勞工運動的吳榮元先生致詞主張工會也要懂經濟,舉凡總體宏觀經濟政策走向,或企業微觀個體經濟的市場興衰趨勢,都是工會所應關心的議題,懂經濟才能對政府提出建言,才能對企業界扮演好積極的夥伴關係,也才能從各方面落實維護勞工的基本權益。 城市綜合競爭力來自素質精良的職工隊伍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應鴻慶先生以「加大職業培訓工作力度,提昇職工技能素質」為主題做大會專題報告,他認為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影響企業競爭力及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因素在於是否擁有一支技能精湛、素質精良的職工隊伍。而上海的技能人才隊伍目前在總量、結構和素質要求上,尚未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為提升職工技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可以透過下列三個方法實踐:1.積極推展企業職工職業培訓,廣泛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競賽,鼓勵企業職工學技術、練技能;2.加快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優化高技能人才發展環境,開展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3.擴大企業職工職業培訓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鼓勵勞動者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建立制度性機制維護勞工權益         長期關注基層,以提升勞工權益為職志的吳育仁立委亦獲邀參加本次論壇,吳立委以「區域經濟整合與勞工權益」為題在大會報告指出,台灣內部對於勞工議題存在兩股勢力,一為互利發展,另一為自立自強。這種情況和英國與歐盟間的關係類似。在思考ECFA和勞工權益關係時,台灣不應只固守內部勞工權益保障,必須從區域經濟整合的角度切入。而且要推動兩岸共同的勞動原則、常設勞工辦公室、成立專家評估委員會和仲裁小組,以建立制度性機制來處理維護勞工權益。 用聰明的幹,取代勤奮的幹         對於職工素質提升、職工科技創新及職工文化建設等領域有深入研究的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杜仁偉先生,向大會分享「提升職工素質,推動創新轉型」的看法。杜仁偉先生強調,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職工是創新的主力、崗位是創新的源泉,唯有用聰明的幹,取代勤奮的幹,方能不斷創新。杜先生並舉曾榮獲創新發明獎的上海寶鋼集團的技能專家王軍、王康健為例,說明創新改變人生,創新成就自己。寶鋼獲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該公司為鼓勵具有不同特長的人才,適才適所地分別朝著經營管理和技術業務兩個方向發展,特別替他們打通人才成長的“雙通道",為一線員工建置技能專家和首席操作職位,打開一般工人職業生涯的「天花板」。 青年應具備更高的就業力         中國文化大學暨空中大學兼任講師王厚誠先生則以台灣推動青年就業措施為例,分析了台灣青年勞動參與率、就業情形以及失業問題之原因,並與日本、韓國做比較。王先生認為,在資本、資訊、技術、人才、貨物與勞務的自由流動之下,國家之間的疆界已逐漸消失,人力、資本與技術進行無國界移動,使得勞動者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產業環境或產業政策的快速變遷,王厚誠先生建議青年們應具備更高的就業力(包括態度、個人特質、職涯管理、自我行銷)方可因應。同時,未來的職業訓練系統也應該思考與學校教育結合,規劃更全面性、更高強度的共通核心能力培養,才有可能達到產業與勞動高值化的互利結果。 產業要升級須先擁有能創新的高端人才         專長研究人才政策、產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等領域的上海科學院副院長王振先生亦發表專題指出,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三大趨勢是: 產業結構的服務化、高端化、網路化。面對這三大趨勢,職工素質的提升也有三個新要求:一為上海的職工隊伍結構必須先進行調整和優化,以確保產業結構「雙重升級」中的人力要素供給無虞;二是必須大力提升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後的再就業職工的知識能力;三是要有一支敢於創新、善於創新、能夠創新的職工隊伍。 莊理事長主持分論壇,討論「產業結構調整」議題         24日下午,與會代表分成二組,分別就「產業結構調整」及「職工素質提升」兩議題進行交流研討。「產業結構調整」分論壇由本會莊理事長主持。         中華聯合總工會理事長任睦杉認為目前兩岸產業正面臨結構調整及競爭環境的挑戰,為了達成此目標,必須從提升產業員工素質與整合人力資源做起產業人才的培訓已刻不容緩。產業的競爭力取決於全體產業員工的競爭力,決非少數人才,而提升員工的素質及能力,更是產業結構調整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         全國產業總工會顧問謝創智先生研究發現,台灣產業結構面臨了過度集中於特定產業、產業附加價值低、忽略了內需產業的發展、沒有建立世界級品牌及服務業競爭力弱等五個問題。謝先生並舉宏碁電腦董事長施振榮所創的「微笑曲線理論」加以說明指出,台灣的產業不能還是停留在微笑曲線底端(組裝、製造)的位置,必須往微笑曲線左端(技術、專利)及右端(品牌、服務)的高獲利位置邁進。謝先生最後就工會角度對產業結構調整提出六項建議:1.必須以優質就業為導向;2.不能放棄初級、次級產業;3.不能只是追求短期亮麗GDP成長;4.不給企業壓力產業不會升級;5.提高所得者薪資水準提振內需產業;6.產業政策必須有優質人力相搭配。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汽車年銷售400萬輛以上,世界前500強的企業。其工會主席李積榮先生向大會報告說明,在上汽發展的每個時期,上汽集團工會始終堅持「兩個維護」(維護企業發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堅定不移地當好企業發展的推動者、職工權益的維護者以及和諧勞動關係的建設者。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偉先生指出,以工業化與資訊化高度融合為核心的新產業革命,進一步強化了開發國家的領先優勢,大陸與台灣必須在區域連動的產業鏈分工,從合作互動中形成競爭優勢,必能為台灣與大陸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大發展的新契機。分論壇的代表們分別就滬、台兩地產業發展概況及政策,進行理論與實務的研討並且提出建議,台上台下交流氣氛熱烈融洽。 青草沙原水工程         9月25日上午,主辦單位安排與會代表參觀青草沙原水工程。19世紀70年代之前,上海城市用水主要由市民直接取自河道,用明礬澄清。1875年(清光緒元年)開始建設自來水廠,此後近百年的歷史中,隨著城市人口增長,經濟不斷發展,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上海自來水取水口也歷經變遷,從最初的蘇州河,到黃浦江中下游段,再到黃浦江上游臨江段。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為滿足上海市中長期供水需求,保障穩定供水及優良水質,確保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開發新的水源地變得刻不容緩,青草沙原水工程於焉誕生。青草沙原水工程包括青草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長江原水輸水隧道、陸域輸水管線及增壓泵站等三大主體工程。青草沙水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江心水庫,取自長江口江心 的優質原水藉由長江輸水隧道進入浦東五號溝泵站,經增壓後進入各個輸水支線,再送達16座自來水廠,供應1300萬人使用。 行業專題交流         9月25日下午,來自台灣的23個工會、勞工組織的91位代表分成四組分別與浦東新區總工會、上海汽車集團工會、閘北區總工會和上海電信集團工會開展行業專題交流。本會則參觀上海臨港新城並和浦東新區總工會針對兩地工會在當前情勢下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為維護職工權益及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進行了熱烈的研討和深入的交流。 結語:         為期3天的論壇上,台滬兩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工會幹部在“產業結構調整與職工素質提升"論壇主題下,從政府、學者和工會等不同的角度,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職工技能的提升與工會的作用進行闡述,並且提出建議和主張,就新產業革命對大陸和台灣產業轉型將產生的影響、台灣青年就業與素質提升、創造以優質就業為導向的產業調整政策、區域經濟整合與勞工權益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期盼兩岸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有效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將產業鏈往微笑曲線兩端移動。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

 

 
  ▲參觀青草沙原水工程展示館。    
       
 
 

[專題報導]2013台滬工會論壇/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