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醫師罷工事件之我見

劉人瑋

  南韓政府今年(2024年)2月初拍板,自明年起醫學院總招生名額,將從現有的3058名,增加到5058名,每年增加2千人,預計2031至2035年間,會多出1萬名醫學生進入職場。南韓總統尹錫悅表示:「直接關係到國民健康和生命的,地方基本醫療系統正在崩潰,兒科婦產科等,重要醫療部門人力缺乏,無法得到及時救治的國民有很多,另外地區之間的醫療差距,也達到了嚴重的程度,為了重振地方基本醫療,擴招醫護人員和培養人才,是必要條件。」如果政策最終定案,將會是南韓自2006年後,相隔快20年後首度增加醫學生名額。依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南韓每1,000人只有2.6名醫師,遠低於37個已開發國家3.7名的平均水準。但此舉導致南韓約8,000名實習醫師和住院醫師2月19日起集體請辭並在2月20日開始罷工,藉此抗議政府貿然擴招醫學院學生,並要求改善工作待遇。醫學院學生也響應行動,有上萬名醫學生申請休學。罷工的年輕醫生受外媒訪問時表示,他們過勞、薪資偏低,政府也不願意傾聽他們的心聲。也就是說,雖然南韓與台灣一樣擁有享譽世界的高品質全民健保,但這是靠廉價的實習與住院醫師血汗工作換來的。南韓目前共有14萬名醫師,其中實習與住院醫師雖僅約1萬3000人,但在大型教學醫院的醫師中佔4成,是實務上最被壓榨的一群醫療人力。

  南韓實習醫生協會也表示,南韓實習與住院醫生是採36小時輪班制,每週工時超過100小時,每月工資包含加班費僅200萬~400萬韓元(約4.74萬~9.49萬台幣)。並強調韓國醫療短缺的問題,根本成因不是因為醫生總量不足,而是科室與城鄉分配不均、劣等的勞動條件、高訴訟風險,因此單純增加人數並不會解決這個問題。醫界主張,如果增加醫學大學招生名額,反而會讓有人氣的專科更加飽和,而人氣低的專科將更少人去,醫療品質可能進一步下降,也就是說即使招了很多醫師,當然仍會選擇患者較多的首爾,和能獲得更多薪資的人氣專科,還會想去偏遠地區和人氣較低的專科嗎?醫師人力其實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主因在於醫師會往相對收入高、科別較輕鬆、工時沒那麼長的科別,尤其醫美產業盛行,會有更多的醫師往這領域跑,因此利益會被稀釋掉,其他辛苦的科別還是一樣慘。此外,每年約有750名韓國醫生因醫療糾紛受到刑事指控,比日本高14.7倍,比英國高出580.6倍,比德國高出26.6倍。一項2019年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醫生在過去3年中經歷過醫療糾紛。這些指控,好發在更關鍵的醫療領域,如急診醫學、心胸外科、婦科、兒科等領域。而韓國的鄉村則缺乏醫療基礎設施,且大多數患者寧願千里迢迢前往首爾的大型醫學中心,因此偏鄉醫療的發展始終更未見起色,醫師更不願意前往展開職涯。

  截至2月29日上午11時,南韓全國100家醫院共有8,945名實習、住院醫師缺勤,佔這些醫院實習、住院醫生總數的72%,造成醫療體系嚴重超載。對此,韓國政府也警告缺勤醫師,若未於3月4日返回工作崗位,將於3月5日祭出懲罰。表示已對拒絕復工令的7000人,展開吊銷執照的程序,另外針對「核心人物」,也將「嚴正處理」。南韓保健福祉部副部長樸敏守表示,衛生部門將前往第一線稽查,對違反政府命令者,執照將至少被吊銷3個月,如此一來,這些醫師將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專業培訓,恐延遲一年才能獲專業資格,且相關行政處罰將被記錄在案,還會影響未來就業。另外網路也傳出消息,指製藥公司業務也被動員加入抗爭,青瓦台則警告,若違法行為屬實,將「零容忍」處理。可見南韓政府也是鐵了心,要堅持自己的政策,沒有要有所退讓的意思。

  不僅如此,總統尹錫悅於3月3日對外表示︰「醫生放棄保護人民生命的社會責任,卻堅持選擇職業的自由,令人難以理解」;連在野黨黨主席李在明也指責醫學界於昨日舉行的1.2萬人大遊行,痛批︰「在患者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這是什麼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呼籲執政黨、在野黨、政黨、醫學界組成的「四方協商」,盡快解決罷工問題。這也可以看出來,罕見地執政黨與在野黨意見一致,當然這也可能跟不願意流失大多數選民的選票有關。

  南韓醫界指出,南韓的醫師人數充足,但卻因醫療普及、民眾濫用醫療資源,造成人力不足的問題,因此主張政府應該先提高醫療費用,避免民眾濫用醫療資源。此外,擴增醫學院招生人數可能使就醫人數更加增加,造成健保計畫的負擔。筆者看到這裡,對比到台灣的狀況,也是心有戚戚焉。台灣的大小醫院以及診所滿街都是,也常常大排長龍。但真的全部都是需要就診的病患嗎?我相信諸位都有聽過身邊的長者是每天去醫院報到的,仿佛看看醫生身心就會舒暢許多。也應該常常聽到,去就醫的長者沒有拿到醫生開的藥,好像就沒有看過醫生,藥的種類跟數量也是常常要求醫生越多越好,吃不完放在家裡當作備用藥,但往往都放到過期壞掉丟棄。所以基本上筆者是認同南韓醫界所強調的,要解決醫療短缺問題,癥結並不在於醫師數量問題,而在於怎麼解決醫療資源浪費的問題。此外,醫界也說明,擴招醫學院學生將使學校難以負荷學生數量的突然暴增,會加劇醫師的市場競爭,且無法有效處理兒科、婦產科和急診科(冷門科目)等重要科別長期缺人的問題。其實在台灣,小兒科醫師目前也出現極大的斷層現象,小兒科的醫師絕大部分都是資深醫師,年輕的醫師幾乎都不選相對麻煩的小兒科,收入也較少。所以在這幾點上,台灣與南韓的醫療困境是差不多的。

  站在社會地位的角度來看,高麗大學教授金恩基(Eungi Kim,音譯)向《華郵》表示:「10年後,醫生數量增加一倍,那麼最受尊敬的高薪職業地位也會降低。我確信醫生們確實擔心這個問題,他們希望享受這種特殊地位。」他補充道,不過低年資醫師的工時問題必須解決,「政府須確保實習醫生每日工時不超過12、16小時或更久。」

   南韓共有13,000名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響應罷工離職的醫生佔了7至8成。五大主要醫院(三星首爾醫院、首爾大學醫院、首爾聖母醫院、首爾峨山醫院、世福蘭斯醫院)實習住院醫生占總醫生人數39%。罷工影響醫院的正常運作,直接導致大量手術推遲、急診患者長時間等待等問題。據報導,上週一名八旬老人因心臟驟停,在遭到7家醫院拒絕後宣告死亡。《美聯社》(AP)報導,一項調查顯示,約80%的受訪者支持政府的擴招政策。「如果你們的母親需要打針或因此死去怎麼辦?這些醫生似乎從未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過,只是情感用事,」57歲的癌症患者金明愛(Kim Myung-ae,音譯)批評,「他們不關心患者,只關心作為這個國家醫生所獲得的利益。」隨著罷工事件越演越烈,部分患者隨著開刀日將近,更多被通知手術無限期延後的病患產生,就有癌症患者表示:「如果罷工時間拉長了,院方說沒辦法保證能進行手術,為什麼我好像成了罪人、為什麼偏偏非要犧牲我呢?」可見,一般民眾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是不支持這次的罷工行動的,這也難怪連在野黨也跳出來譴責這次的罷工行動。也似乎可以預見,這場不售任何人支持的罷工行動之最後結果…況且,南韓的醫療法是允許政府在認為對公共健康存在嚴重風險時向醫生發出復工命令。拒絕遵守此類命令的人可能會被暫停醫療執照長達1年,並面臨最高3年的監禁或3,000萬韓元(約新台幣71萬元)的罰款,而被判監禁者的醫療執照也將被吊銷。一些觀察人士表示,當局可能會限制對罷工領袖的懲罰,以免進一步加劇醫院運作的壓力。總統府發言人金秀卿也表示:「醫學院擴招2,000人已經是巨大讓步,也是最小限度。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未發生過醫生以患者生命為要脅集體辭職,或醫學生做出集體休學等極端行為。」正因為不少南韓民眾無法看病、手術時程延後,社會也出現怨言,反向挺南韓政府對醫學院擴招一事,更越來越多人民認為醫療人員只是自私地為保住自己的飯碗、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南韓政府強勢應對醫生群體罷工潮的方式,被大眾媒體視為是對特權階級開刀,並因此讓尹錫悅總統的支持率飛升至3個月來的最高點。所以又在這樣的民粹式宣導下,人民對這場白衣天使的罷工行為,將可預期從不支持轉為更為強烈的反對立場。最新的民調顯示,高達76%的韓國受訪者支持醫學院擴招,只有16%的人反對這一做法。

  到了大限的3月5日,南韓政府開始對七千名罷工醫師展開執照吊銷。罷工醫生批評,這根本是獨裁政府的作法,還有醫學院教授公開剃頭抗議。但南韓政府態度相當強硬,公開表示倘有還沒有當兵的罷工醫生,辭呈受理後,必須立即入伍當兵。目前南韓醫療系統面臨癱瘓危機,南韓5大醫院都出現紅色警戒,代表已經沒有床位,總統尹錫悅立刻啟動全國400多間急救醫療機構、24小時門診服務,優先處理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手術,維持必要的服務,有需要甚至會調派公衛醫師和軍醫來幫忙。雙方互不相讓,賭上自己的前途和政途,短期看不出有緩和的跡象。據南韓保健福祉部統計,截至3月4日晚間8時為止,除新進實習醫師外,南韓主要100間教學醫院所屬9970名住院醫師中,共8983人離開工作崗位,罷工比例高達9成。而南韓政府先前與已經以妨礙業務、教唆及幫助集體行動等罪嫌,告發大韓醫師協會相關人員,醫協就此譴責政府濫用法律施壓。雙方駁火已經進入白熱化,須待觀察後續發展,但筆者認為這次罷工要達到訴求成功機會不大。(筆者於3月5日出稿)

  到底醫事人力的配置應該如何規畫?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人力資源行動框架」,其中包含六個行動領域及一個行動循環,六個行動領域分別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領導、夥伴關係、財務、教育及政策。行動循環則包含四個階段:情況分析、計畫、執行及考核。但以上所講的都是文謅謅的理論,比較重要的還是情況分析階段,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力的供給需求分析,到了計畫執行階段則還要特別注意關鍵成功要素,比如說國情、勞動市場的特性等,否則再合理的規畫都是白搭。所有政策的終極目標都是希望全民達到更好的健康結果,如果全民健康沒有因此提升,即便提出的政策順利執行,也是失敗的人力資源政策。我國的健保政策跟南韓的健保制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需要面對的缺失以及困難也大致相同。諸如前述的,熱門賺錢的科別如醫每、外科擠翻天,小兒科這種冷門科別則嚴重斷層。對於一直以來的醫療資源浪費問題,我國政府為落實分級醫療與珍惜醫療資源,期待民眾就醫分流,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的現況。從去年(2023年)7月1日開始便調高門診與急診費用:衛生福利部預告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本次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在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醫院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2次以後調劑維持免收,另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並於南韓醫療界沸沸揚揚之際的3月4日,台灣衛福部發文公告:取消掛號費用調整備查制度,各醫療院所可以自行依照市場機制,調整掛號費用。也就是說,以前規定門診掛號費上限150元,急診300元,如果超過了,必須向地方衛生局「備查」。但現在停用這項規定後,醫療院所掛號費不再設上限,漲價也不用再向衛生局報備。不少醫界人士正面看待,表示讓掛號費「回歸市場機制」是好事。筆者是希望這樣的改變能夠讓一些「並不是真正需要」就醫的人可以少一點資源浪費,讓真正需要的人不用每次都大排長龍,降低醫療品質。也透過費用收取的不同,藉由市場機制去促進服務品質的提升。畢竟,雖然是醫療系統,但是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是不變的真理。最後,願天下的勞動者身心健康都有保障,醫者適得其所。

政府與醫協尚無共識陷入僵局(取自紐約在線網路照片)
South Korea Doctors Protest
South Korea Doctors Protest
南韓醫師上街頭罷工遊行(取自聯合報網路照片)
南韓醫師罷工越演越烈(取自奧丁丁新聞網路照片)
南韓醫師難得出現這麼大型的抗爭活動(取自東森新聞網路照片)
  • 政府與醫協尚無共識陷入僵局(取自紐約在線網路照片)
  • South Korea Doctors Protest
  • South Korea Doctors Protest
  • 南韓醫師上街頭罷工遊行(取自聯合報網路照片)
  • 南韓醫師罷工越演越烈(取自奧丁丁新聞網路照片)
  • 南韓醫師難得出現這麼大型的抗爭活動(取自東森新聞網路照片)